大家都知道“抱怨”不好,但我们每天又无时不在充当着“抱怨”的人。
“抱怨”就像空气一样潜入我们的生活,这不,它还换了一套新装,变成了“吐槽”。 这词虽然没有“抱怨”这么负面,却让大家更理所当然的宣泄情绪,并高举大旗,集体性地开了个“吐槽大会”。
“吐槽大会”这个节目我也喜欢,它成功地将“吐槽”化作释放个人的价值主张。让人看了后,就是一个“爽”字。没想到名人的“吐槽”一吐就是一大盆,人虽有名利加身,心理感受无一分别。
抱怨影响了我们什么
话又说回来,再“吐槽”,它还是和“抱怨”同出一门,就是在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心理上自然而然地规避了自己责任,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失败,把原因归到别人和环境上,是希望得到同情的心理。
抱怨别人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脑海中闪过的每一个想法,嘴上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在抱怨,甚至我们自己都无法分辨,无形中在人们之间互相感染。然而,任何人的抱怨都是一种负面情绪,当听得多、说得多时,会使自己和周围人的思想变得狭隘、麻木,一根劲的只看到事物的片面性,无法正视问题的根源,看不到事情发展的全貌,更改变不了现状,会一直困扰其中。
怎样才能不被抱怨困扰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给每个人太多的压力,也许我们太需要一个释放心中不满的窗口,既然 “抱怨”在所难免,那我们为何不利用“抱怨”,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出改变。
. 把固定型思维变为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往往会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外界不可控因素,认为除了外界,自己是无法改变的,当不满的状态发生时,他们只靠“抱怨”单纯的发泄情绪。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全面分析原因,不管是从外界,还是从自己,认为事物总有解决的方法,他们永远在寻求发展,遇到不满的时候虽然也会“抱怨”,但他们更愿意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把“抱怨”转成化成建设性意见和改进的动力。
.提高自身防御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抱怨”,包括同事、朋友、甚至家人。这时,我们要在心理筑起一座"防御墙",尽量避免陷入负面情绪中,暂时离开抱怨者一段时间,之后试着引导并让他们冷静下来,换个角度想问题。让他们知道,不管在哪里,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尽量从自身寻找解决办法。
马云说,你在不断抱怨,别人在不断成长,然而,这两个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希望你能把“抱怨”变成“成长”机会,让它成为你前进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