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时学鲁迅的文章,每每学到都头疼,或许是老师教的方式总是停留在“针砭时弊,打到封建社会的三座大山而战斗着.......”,而且他的文章总要被分析这个主题,那个含义,自认为一篇文章有那么丰富的内涵嘛!现在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才发现自己当时的天真,主要是生活阅历不够,不能理解鲁迅。鲁迅的文章用典丰富,受到当时环境的限制,很多观点不便直说,只能用各种隐喻、借古讽今的手法来表示。
理解一个人的作品的最好方式就是先了解这个人,独特的灵魂才能赋予一部作品一篇文章独特的精神。林语堂先生的一段话说的实在透彻: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
本周又重读了他的《故乡》,开头第一部分: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 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看到这一段,我体会到了鲁迅当时的心境,大家都往大城市涌,故乡却越发的破败了!“总觉得故乡应该好得多。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才发觉自己当年真的没法读懂鲁迅,是自己没有经历没有那么多的感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没鲁迅笔下的许多人物在现在复活了,是那样的真、那样的活灵活现,是的,都活了…
小时候不懂,只是愣看,也许还不喜欢;长大了才会觉出其中的好来。
鲁迅是可以读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