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村里高寿老人之一。冬日午后,阳光铺满北房的院子。奶奶坐在北房的门外,手里拿着念珠,一边搓念珠一边跟我们这群毛孩子讲以前的故事。
奶奶是1917年生的,到她去世时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所以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我奶奶她一般都知道。就像我们村的名字——张家井,我问过好几个人,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只知道,是因为村里大部分人姓张,所以有了张字头。但没人知道为什么会叫“张家井”这个名字。而它的由来就是奶奶告诉我的。
我们这里村子命名大多以本村姓氏居多的姓起头。这一路走过去是“黄家村、艾家村、狄家村、樊家、李家、王家、史家、杨赵等村”。真怀疑当时是怎样把同一个姓的人分到一个村去的,还是说一开始这个村只有一户人?
只有我们村的名比较奇葩叫张家井,而不是张家村。
农村,当然都以种地为生。农作物也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记得我小时候家里都种麦子,每到收割时,学校还会放农忙假。
那个时代老师也要种地也要收割。偶尔还会有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自家地里帮忙的情况,一大票人浩浩荡荡的,很是欢乐的时光。现在都不种麦子了,不划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跟经济有关的,都一定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农民也不例外。种什么效益最高就种什么。
奶奶跟我们讲在她小的时候,周边这一带全种的是鸦片。
可能鸦片在当时是效益最高的农作物吧。
鸦片成熟以后要用水炒煮。这时候张家井的这个井就显作用了。每个村喝的水都是地下水,每个村也都有自己的井。张家井的地势略低于左右两边的村。连起来看张家井村就是凹字中字凹下去的那一块。村里的水质也和别的村有些不同,别的村把一斤鸦片放水里煮,煮好后只剩下七两。而用张家井村的水煮出来的鸦片会有九两。因此这个村的井就出名了,于是给村子起名叫张家井。
我们村的水可能跟别处的水确实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村老人都很长寿,我奶奶去世时93岁,去世之前也一直很硬朗。据说我的太奶奶在那么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也有86岁高寿。当然村里还有很多高寿的人。村里美女也多,一个个皮肤嫩白、头发黑亮。人们都说这是水色好。家乡话水色,其实就是水质的意思。
村里还出了一位大师,演觉大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
大师给村里做了许多好事。新建了学校、装上了路灯,还有许多我并不知道的好事。村里跟以前很不一样了,变成了县里的先进村。村里的领导们便觉的“张家井”这个名字不好,主要是这个井字不好,得改。
于是就改为“张家景”村。
虽然现在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我还是觉得叫张家井比较合适,也许是我比较念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