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魏家村儿,满大街都是红灯笼,夜幕降临时,红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晕染开,像撒了一把碎金在水泥路上,整条街瞬间活泛起来,满是热乎气儿。
傍晚,我身处其中,脑海深处瞬间浮现出一片暖心的景象。
十字路口处,王大爷的烧饼铺最先进入热闹模式,他戴着顶旧毡帽,矮胖的身影在炉火前晃荡。烧饼贴进炉膛的刹那,“刺啦”一声,面香混合着烤焦的麦香,顺着缝隙溜出来,街坊们早候在那,一人手里攥张旧报纸垫着,就等热乎烧饼往怀里一揣,一路啃着回家。
孩子们更猴急,踮脚扒在铺子边,眼睛直勾勾盯着炉内,小嘴吧唧吧唧,口水都快顺着嘴角淌下来,王大爷见状,笑骂着随手扔出个刚出炉的烧饼,孩子们接住,欢呼着跑开。
街边小酒馆也热闹开了,木质招牌在风里吱呀作响,里面酒香、菜香混着人声喧哗。
李老汉和几个老伙计围坐一桌,酒盅碰得叮当作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又被翻出来,从年轻时下地干活,说到哪家的牛今年下了头壮犊,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脸上红光满面,仿若回到当年。
老板娘穿梭其间,围裙沾满油渍,吆喝声透着股豪爽劲儿:“老张,你媳妇又来电话催了,快点吃完了回去!”“催啥催,这儿多舒坦!”
最妙的是,家家户户都敞着门,屋里灯光泄出来,和街上的红灯笼光交织。谁家炖了肉,香味就飘出去老远,左邻右舍端着碗就串门,坐一块儿唠家常,天南地北,笑声串成一片。
偶尔一阵微风扫过,我打了一个激灵,望着轻轻晃动的红灯笼,光影摇曳,恍若置身旧时画卷,满是人间烟火,心中暖暖的,日子就在这热乎乎的氛围里,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