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一晚上看完了余华的《活着》。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平静,尽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老师在上边讲得多么精彩,我的心一直被福贵的命运揪着。合上书的时候倒吸了一口气,忍住没哭。
都说富不过三代,福贵刚刚好就是那第三代。祖上流传下来的偌大家业被自己的父亲挥霍掉一半,就剩下最后那一半的百亩田地也被自己全输在了赌桌上。
父亲在上茅房的时候死了。
出门给母亲抓药却被抓去当壮丁了。
当兵的时候母亲死了。
解放回家时,女儿聋哑了。
儿子给县长夫人献血的时候死了。
女儿难产大出血死了。
老婆大病缠身死了。
女婿在工地被水泥板夹死了。
孙子吃豆子撑死了。
看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时,我心里想的是一个“苦”字,但是看完《活着》的时候,心里想的是“珍惜!珍惜!”。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情节安排,人生短短几十年,亲手送走了自己7位至亲,留下自己和一头老牛在那一亩三分地上看冬去春来。
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一直想着福贵。
我跟朋友说福贵的命运是悲惨的,经历了家业的大起大落,经历了那么多亲人的死亡,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崩溃掉。
“福贵的一生是圆满的”。我无法理解。
也许圆满是因为有个不离不弃的妻子家珍,也许圆满是因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脉动,也许圆满是因为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还能在田埂上给作者回忆自己的一生。
余华在《活着》麦田新版的自序里面讲到:
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如果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可能朋友说的“圆满”,大概也是作者所说的这个样子。
#02
高中的时候加入了学生会的一个部门,后来跟我们副部长很熟悉。
我们一样的年龄,但是她比我大一级,人长得好看,又很有性格,我每次周末回家都会跟她聊天,她上大学后也经常回来学校看我们,给我们带吃的喝的。
一直都没有部长部下的那种所谓阶级观念,反而都是当做好朋友来相处,见面了总得互黑几句,却一有空就想聚聚。
我至今不知道她是哪一天生日,但我永远不会忘记5月5号是她的忌日。
即使刚刚过去一年,我到现在还是有点儿恍。我不知道为什么命运那么神奇,上周还聊得好好的人,这周回来就已经阴阳相隔了。
那天去参加她的葬礼的时候,她躺在水晶棺里还是那么好看,脸颊上两条泪痕也很清晰,但是再也没办法讲话,没办法跟你互黑,就算拿着那朵白色的花在那里转再多再多圈,她也不会起来跟你嫌弃花很难看。
小时候总感觉生命和活着是理所当然的,所有的死别都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等到长大后有意识地面对这些事时,才知道为什么电视里他们哭得那么真。
—“苦根,苦根,你爹死啦”
—“知道啦”
……
—“你爹不会来接你,我也不能送你回去,你爹死了”
—“我知道他死了,天都黑了还不来接我”
看《活着》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鼻尖酸酸的。苦根跟我们小时候是一样的,不理解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永别,总以为身边那些对自己好的人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得理所当然。
却不知道,有些离开,一走就是一生,留下的只有那些猝不及防没有句号的回忆。
就像之前看到一个报道,死刑犯在即将被执行枪决的那天见了自己的家人,女儿还小,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在哭,等到爸爸跟自己说拜拜,说以后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妈妈的时候,还很开心地笑着跟爸爸招手拜拜。
她不知道,她正在送走自己的爸爸,她不知道,她人生至此的后半部分,从此没有了“父爱”。
#03
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以前一个同学的朋友圈简直脱胎换骨,没有那种生活牢骚,也没有青春感言,反而都是在一边记录生活,一边回忆生活。
她遇到了好久不见的同学会主动打招呼,哪怕对方想不起自己是谁。她也会经常发跟男朋友的生活点滴,但没有炫耀没有吹嘘,更多的是记录生活,感谢对方。有时候也发自己爷爷奶奶的日常,记录家里这对“宝”的生活,羡慕和祝福更多。
她的朋友圈看起来都那么暖心,充满正能量,就好像冬天的时候,外面大雪纷飞,你在小屋里烤火聊天,一杯清酒,三两知己,没有朝夕,却都暖暖的,很安心。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面写“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生离死别是我们无法选择和逃避的,时代和命运也是我们无法弃之不理的。
但就算是身处在这样一样注定前端后端都充满泪水的世界里,我们还是可以享受一整个过程。好好珍惜亲人、朋友和路过彼此的每一个生命。
我是潮汕家庭的孩子,又身处农村。跟父母之间情感的表达从来没有用言语来寄托。
没有“我爱你”,没有“我想你”,也没有“谢谢爸妈”。
但是我知道也感激我爸爸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的那些年,我理解也感激我妈妈一个人带着体弱多病的我和淘气捣蛋的我哥的那段日子,我心疼她为了给我治病,却拿不出钱时留下的那些滚烫的眼泪……
哪怕上了大学,我要什么,他们马上会顺丰给我寄来。我也更多地有着“回家”的念头,哪怕回家吃饭睡觉上网,我也觉得家里的亲切。
有时间打电话回家,还不如多回家去看看。
自从经历的师姐去世这件事,我就再也难以接受身边任何一个人的离开。
喜欢谁,就直接跟她说我喜欢你,我对你好。发朋友圈也多记录自己的足迹,以及和朋友的交集,不至于年老拄拐之时,看着一花一木却无法跟孩子孙子“炫耀”自己的一生。
所以现在在零点写文章,也更多偏向于记录生活了,至于阅读量和转发量,就看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共同点咯。
有些珍惜,真的没必要等到死别!
/ 插图 / Mark
/ 音乐 / 龚子婕JessieG - 致遥远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