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说说我坚持锻炼的目的。
锻炼的理由有很多种,有的人会说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人说,想拥有一个好看的身材。我想说,以上也都是我的想法,但此刻我还有一个理由,我想通过锻炼拥有一个好的身材,然后拍一些健身的视频,发布出去,增加自己的播放量和关注度,实现流量变现。且不讨论我这个想法现不现实,但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主动锻炼的次数在增加,以前我被迫锻炼,很抗拒,现在却很有动力。这里涉及到一个名词叫驱动力。
我现在的驱动力很足,当我们自己想明白一件事,并且主动采取行动时,这个内驱力就很强,可以用“无需扬鞭自奋蹄”来形容。
因此,我们在学习也好,完成工作任务也罢,要积极主动的去寻找一个能够促使我们自觉主动的去采取行动的理由,这样完成的速度和学习的效果都是被迫所无法比拟的。就像电影《夺冠》里说的,你为什么打排球?为父母?为教练?这都不足以让你真正打好排球,你唯有为了自己,才能真正领会打排球的意义!
事件:上午,单位群里,领导发了活动学习内容的文档,打开看后,发现我的名字写错了。于是乎,我开玩笑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抗议:这么多年了,我的名字写错了”,消息一发出,负责编辑的同事就私信和我道歉,我本就没有怪罪的意思,所以也没太在意,和他表示了自己是开玩笑的。但我发现,在单位群里,我的话语没有人搭理,这让我不免有些尴尬,在和编辑的同事说了一下这个意思之后,编辑同事领会了我的意思,便立即在群里也和我互动了一下。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但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为啥我在群里说话没有人搭理,我会觉得尴尬?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焦点效应”。我想,我当时之所以会感到尴尬,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解释。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其实,当时我之所以在群里发:抗议:“这么多年了,我的名字写错”,后来跟了一个吃瓜的表情,我本以为自己这样写,应该会引起同事的讨论,或者调侃。我对现实判断错误了,毕竟这消息是在工作群里发的,工作群应该是一个严肃的地方,其实是不适合开玩笑的,这是其一;其二,我对同事的期待太高,想当然的认为大家会关注这个事,但也许大家都在忙呢!期望值越高,结果与我们的期望反差太大,是造成我尴尬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对这个期待值很低甚至没有期待,那我就不会在意是否有人搭理我。
无论怎样,通过这件事,我想针对以后类似的情况,我至少学会了一下几点:
1.工作环境应该是一个严肃的地方,不要试图在工作环境(含工作群),过多的表现自己的幽默,除非你已经达到了足够的资历和高度(位置),比如你是单位的领导,那无论你说的是什么话,都会有一群人附和你的!
2.在说与不说之间摇摆不定的时候,就不说,有些话,只能说给自己听!
3.不要对任何人期待太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自己的事要做,没人有空搭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