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张忠定知益州。民有诉主帅帐下卒恃势吓取民财者,[先是,贼李顺陷成都,诏王继恩为招安使讨之,破贼,复成都,官军屯府中,恃功骄恣。]其人闻知,缒城夜遁,咏差衙役往捕之,戒曰:“尔生擒得,则浑衣扑入井中,作逃走投井申来。”是时群党訩訩,闻自投井,故无他说;又免与主帅有不协名。
[冯按]
忠定不以耳目专委于人,而采访民间事悉得其实。李畋问其旨,公曰:“彼有好恶,乱我聪明,但各于其党,询之又询。询君子得君子,询小人得小人。虽有隐匿者,亦十得八九矣!”子犹曰:“张公当是绝世聪明汉!”
译文
张咏任益州知州,有百姓控诉主帅军中的士卒仗势恐吓人民敛财,[先前李顺攻陷成都,朝廷诏令王继恩为招安使去讨伐并打败了贼兵,收复了成都。官军屯兵府中,恃功骄纵放肆。]那名士卒知道此事,就在夜里攀绳逃出城去。张咏派衙役去捉拿他,并吩咐衙役说:“你生擒到那人后,就和衣投入井中,作出逃走投井的样子。”群众本来喧扰不已,后来听说其人已经投井,再也没话说。也避免了人们说他和主帅不和的闲话。
[冯评译文]
张咏并不完全听信手下的报告,常亲自探访民间得到事情的真相。
李畋问他有何妙诀,张勇说说:“他人都有主观好恶,会扰乱我的视听。他们都有所偏党,我们只要再三询问。问到君子就可以知道其人是君子,问到小人就可以知道其人是小人。虽然有些隐瞒,但只要问的人多,情况还是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子犹说:张公真是绝世聪明的人。
补
李顺,北宋初期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军攻占程度,李顺自称大蜀王。后被宦官王继恩镇压,兵败身死。
王继恩,宋史传说王继恩在赵匡胤驾崩后并未拿着遗诏去请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而是去请赵光义。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我个人对这个事持怀疑态度。赵光义从来一直都是合法的,赵匡胤认定的合法继承人。没有必要搞这些阴谋诡计。他这个身份就深受赵光义的信任,去四川平叛。据说屠杀三万余人。后来他想故技重施,谋废太子赵恒,失败后被罢黜。(这样的都没杀,这大宋确实有点东西。)
李畋(tian,二声,田),张咏的学生,幕僚。
子犹,即高弘图,字子犹,明末大臣。因反对宦官屡次被罢官。清军攻破杭州,他带着他的小孙子藏身于竹园寺,绝食九天而死。伟哉!
感
这也算是老生常谈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尤其是不要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人和事。我们多数时候都会选择咱们愿意相信的。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