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2-21 姜汪维 经典新知生活
一位朋友的父亲最近生病了,住院跟护士吵,好话歹话不听,只好办出院。在家给他做顿饭,从捡菜开始,一直嫌弃到饭熟吃完。医生说,病情比较严重,过两天要做穿刺进一步检查。那位朋友说,他这病部分也是因为自作,不注意控制,明明血糖一直居高不下还不忌口。想到这些,自己也感到“很恐怖”,站在地铁站口茫然不知往哪里去,泪崩一场。
这位朋友之前跟我说,他觉得自己的脾气秉性很像父亲,所以当他说到“很恐怖”的时候,我估计他可能是觉得自己老了也会像他爸现在这样,也变得那么难以沟通,明明懂得道理却不去做,明明知道是为自己好却不领情,所以感到“恐怖”,担心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当然,我没有求证。因为朋友之间的谈心最忌讳把自己弄得跟情感专家似的。
这种担忧实际上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往往从自己父母那里学来的是亲密关系中的相互伤害、忽视和抛弃。这种模式会活在我们的深度认同之中,然后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和自己的孩子或者其他亲密关系中重演。而且,自我的认识与对父母的认识往往是相互包含的关系,换句话说,否定父母实际上也在否定自己,所以,我能感受到这位朋友在感到“很恐怖”的同时,夹杂着对父母和对自己双重否定的痛苦。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那么多心理学家都在尽力描述复杂的人性,但实际上都持开放态度,没有把自己围在终极的困局中,没有简单地把一个结果和一个现象简单地做直线型的对接,没有声称自己找到了最终极的答案。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名气太大了,传播者对他们的理论做了太多的模式化、概念化、简单化的处理。相反,这些大师们时时刻刻保持对每一位个体独特生命历程的尊重、对人性的复杂和深刻的接纳、对未知保持虔诚的探索和足够的敬畏。即使你是随便翻翻他们的著作,那么多案例记录,几乎一字一句地记录来访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表情,你会很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所以,如果看了这方面的书,或者有自己的感悟,首先应该学会的是觉察,而不是庆幸。
庆幸是什么呢?——喔,原来一直以来困扰我的痛点出在童年或者青少年那段经历上,出在父母身上。但问题是,如果你仅仅停留在这种“庆幸”,你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表达在对父母、对他人、对孩子的反击中,你的痛苦不会解决,反而会像线团一样越缠越大,这个时候你的脾气会越来越像父母,遭遇也可能越来越像父母,这种模式也会同样表现在你的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或者人际交往之中。你的态度充满了批判和不满,情感中夹杂着委屈、羞愧、自卑、恐惧、无助……
而觉察不一样,它不是叫你停留在那个“过去”,而是理解过去对现在的影响,然后思考未来如何规避,以至于向可能好的方向转变。
我们不能以现在自己成年后的见识水平去批判父母,那样即使“赢了”也很难说有快乐;更不能通过自残以至自杀去报复父母,那样警示的代价过于昂贵而且只能带来更深重的伤害。你见过不服他人管教,然后以头抢地、用手撞墙的人或者动物没有?这种情形与那类似,其中内涵的意思是:看,“我”伤害或者杀死了“你的儿子/女儿”!
我在高校工作10年,见过几千个形形色色的青年学生;也做过很多年心理咨询,听过那么多人间最悲惨、最纠结的故事;也观察到母子之间、父女之间微妙而独特的互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最大体会是:
父母和子女都是人生最重要的角色,之所以会产生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种角色是天然赋予的,但是有些人却躺在这个角色上睡觉,精神上停止了生长。试问:谁天生就会当父母?谁天生就会当子女?所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父母和子女都有不同的角色要求,都需要精神上的成长,如果精神上的成长同步吻合了,双方就和谐;不同步,就难以和谐。
比如在咨询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喜欢年龄大的男性,甚至不在乎他有没有家庭,虽然也知道这样不道德,但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异,父爱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有恋父情结?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有一个解决的关键:把父母之间的关系与你现在自己的恋爱关系分开,把父母的影响与你现实的困局分开,把父母的行为与你自己感受到的伤害分开,把男女的情爱与补偿式的不满索取分开。
这个觉察过程有时候非常困难,需要专业的帮助,不一定仅仅靠自己内省就能解决。但是寻求别人的帮助,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觉察、内省以及慢慢积累起来的能量去克服困难,重新建构一个适合自己的、健康的关系模式。
最后,要说一下爱的教育,很多人没有理解到其本质的内涵,一说到这个就很抽象、很鸡汤,甚至认为《爸爸去哪儿了》就是教子圣经。实际上,爱的教育实际上只有8个字: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理解到父母也一直学习当父母,子女也一直学习当子女,以此为前提,就有可能做到接纳父母、接纳自己,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痛苦的钥匙。
当伟人曼德拉跨出关押他27年的监狱的时候,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过去的爱与痛,亦是如此。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经典新知生活
作者:大学教师,文化学者
个人微信号:jww19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