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反面是知舍得
贪婪的反面不是知足而是知舍得,为什么贪婪的反面不是知足呢?因为贪婪不是想要的多,我们人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本质上就是追求更多,这也说不上是贪婪吧,贪婪是想追求更多但是不想要付出代价,是一种既要又要的状态。
想要做一家大公司赚更多的钱但是又想要家人孩子有很多在一起的时间这就是贪婪。这样我们看到古代那种隐居的文人就会发现他们不是知足而是贪婪,他们一面想要这种悠然的生活,一面有想要出将入相,只是他们大多过的不如意罢了。
那么就出来了为什么贪婪的反义词是知舍得,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知道自己需要付出什么,但是坚决的选择做了。
比如和大多数隐居文人不同的是庄子,国王请他去做官他却想做在泥地里打滚的大龟,他知道他想要的是这种悠然的生活,他自己舍弃掉了权力和金钱。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大商人也是不贪婪的,他想要的是钱他舍弃掉了亲情和娱乐的时间,但他只要是真心舍弃掉的那他也一定是快乐的,因为他不在意这些,他为他赚到的钱感到高兴。
贪婪伴随的就是痛苦,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都被标好了价格,你既要又要,通常无法全得,真的全得了可能又失去了别的什么。而知舍得可能会像刚才举例子的大商人一样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对亲情都不在意)但是不妨碍他过的快乐。也不妨碍庄子过的快乐。
人为什么会贪婪呢?这是因为在更古老的时候我们的生存资源不足,一旦发现的资源就一定要占下来这样才能活下来,我们都是这些人的后代,而没有贪婪的占有欲的人可能就没有留下后代的机会。
但是现代社会贪婪不再是绝对的正确了,那么我们怎么遏制这种不好的贪婪呢?
贪嗔痴是佛家的三毒,我们可以用佛家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贪婪的问题,《金刚经》中有一个句式“佛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比如说佛说马,即非马,是名马。“意思是佛说的马,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马,而只是名字叫做马的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马吗?只是我们给他的这个概念,它真实的是一堆血肉,是上一个时刻的马,也可能是下一个时刻的马,也可能是下一个时刻被杀掉做成马肉火锅的马。这个马是这所有物质的集合,是这所有可能性的集合。
所以佛说的所有东西都不是单数的是复数的,是一个集合,而我们理解一件事的时候就可以理解问一种集合,比如说我想赚钱,不是赚钱这一件事,而是供需满足,是放弃陪家人时间的可能性,心理煎熬的可能性的集合。
想这件事的时候要把这些可能性比较一下,特别是其中的最主要的矛盾,比如工作时间和陪家人的时间之间的矛盾,把两种可能性都思考对比,如果花更多时间在工作上结果是什么能否接受,花更多时间在陪家人上结果如何能否接受。最终选一个你能接受的方案出来,然后勇敢的去做吧。你选择了你的舍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