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妈妈陪你自我成长,科学育儿。
有经验的父母会发现,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惩罚孩子时,孩子会怨恨父母,当他们内心充满愤怒和怨恨时,是不可能听得见父母的话,不可能集中注意力的。也没有孩子在受到惩罚后会对自己说:“我要改,我要更有责任、更合作,因为我希望让惩罚我的大人高兴。”惩罚孩子是非常容易激怒孩子的,家长们也不想这样做,然而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出来的话是那么的具有破坏性,或者不知道如何去限制孩子的行为,从而脾气很容易被孩子给引爆了。很多时候我们惩罚孩子,是因为孩子做了我们所禁止的事情,因为孩子没有纪律观,没有规则感,他们只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没有任何纪律观念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中必然会碰到头破血流,他可能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叮当妈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如何建立孩子的纪律观。只有当孩子有了纪律观,明白了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以及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他才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大多数的纪律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愤怒的情绪和愤怒的行为,不同的部分应该不同的来处理。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纪律观,首先得要明白:情绪应该得到理解,行为可能需要限制和纠正。当我们用有效的方法训诫孩子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行为,也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应该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但是要限制、指导他们的不良行为,在做出限制时,态度既要保持父母的尊严,也要保持孩子的自尊,限制既不能专断,也不能反复无常,而要有教育的意义,能塑造孩子的品格。通过父母的训诫,可能最终会带来孩子的自律,通过认同父母和父母体现出来的价值,孩子内心会获得自我调整的标准,从而形成他自己的纪律观。
第二,在教育过程中,纪律要明确的执行。在生活中我们有一些父母由于害怕孩子不爱自己或者对孩子过于宠爱,就会出现过度的纵容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以为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违反了规定的限制时,该怎么办呢?父母一定要坚持和蔼而坚定的成年人形象,对待违反了限制的孩子绝不能跟他争辩、啰嗦,不能陷入关于限制是否公平的讨论中去,也不能就限制给孩子一个长篇大论的解释。如果父母说的太多,就会给孩子传达一种软弱的感觉。
第三,对于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界限。当孩子知道允许的行为的边界时,他们会觉得更安全。他们也会在内心告诉自己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这里叮当妈妈要提醒各位家长绝对禁止的一件事情:永远不能允许孩子打父母。这样的身体攻击,对孩子和父母都是非常有害的,会让孩子觉得焦虑,担心父母的报复,而父母会非常愤怒,觉得孩子可恨。有效的教养建立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第四,不轻易体罚孩子。体罚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它可能会阻碍孩子道德良心的发展,打孩子可以非常轻易的消除孩子的内疚感。孩子已经为不端行为付出了代价,于是他会很随意的再犯。叮当妈妈见过有一些没有纪律感的孩子,他们会发展出一种可以称之为“记账”的方法来干坏事。就是他们会允许自己做错事记在账上,然后用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的挨打来分期付款,这样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激怒父母,招来一顿打,有时候他们只是要求惩罚或者自己惩罚自己。
通过对孩子的各种情绪表达同情和理解,我们就帮助了孩子在情感上变得聪明。在对他们不可接受的行为制定限制、执行限制时,我们表示了尊重,这样就为孩子尊重社会中的规则做好了准备,从而让孩子更加具有纪律感。好了,叮当妈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您还有家庭教育和育儿方面的问题,想要咨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