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放大自己”,这是粥老师对个人定位的归纳总结。
既然是打造个人IP,那就必须清楚“你到底是谁”。最近看到一个感觉还不错的做法,就是去采访身边的人,去发掘自己真正的标签,也许会发现自己给自己定位以外的不同收获。
知道“我到底是谁”之后,试着拥抱自己。互联网时代,看到很多不用领域、不同方式成功的大V、网红,不禁会萌生“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的天真想法。那些成功的人我们并不了解,只是看到了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
学会做自己,那才是我们所真正了解的,然后把自己的能做的、喜欢做的、擅长做的,做到极致,无限放大,让别人看到我们,了解我们,信任我们。
在发掘自身的过程中,粥老师提到的“具体、详细、准确”,让我印象深刻。
不管是个人定位,还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一般会说我爱读书读过很多书,我爱运动爱健身,仿佛读书运动成了很多人的标签,那又该如何脱颖而出呢?
换个说法,我一年读200本书,偏爱历史类、文学类。我每周去3-4次健身房,每次锻炼1小时,已经坚持了3年。这样更具体、详细、准确的介绍,是不是更能让人记住你呢?
一直说,打造个人IP是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先制定短期目标,不要好高骛远。要相信,我们能把今年计划做好,就能把明年计划做好,就能把后年计划做好,这样。
长期目标,是由一个个短期目标逐渐形成的。每当我们完成一个短期目标,通过复盘,迭代,形成新的短期目标,慢慢修正,一步一步向着正确的长期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