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话稽亭

      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应古今文学研究院之邀,参加“文艺乡建,相约稽亭”采风活动。

      稽亭,一个熟悉而亲切的村庄,因为我的二姑姑就嫁在这个村。小时候,每到寒暑假,姑姑就会接我来她家小住一段日子。记忆中,村口那个偌大的塘,塘里数不清的绿色塑料瓶用于养殖珍珠,和小表姐愉快地嬉戏玩耍......带着这些童年美好的记忆,我和文友们走进稽亭,走进这个古韵悠悠的村子。

      在稽亭的文化礼堂会议室,三位儒雅热情的村干部接待了我们。其中一位最年长的,还曾是小学人民教师呢!我们围坐成一桌,听退休的丁老师为我们娓娓道来关于稽亭的悠久历史:

      稽亭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稽亭村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稽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义乌江在稽亭这个地方,曾有一个稽查点,因此取名为稽亭。它离著名的佛教胜地双林寺仅一公里。当时,双林寺为了改观寺容,派来了两百多名和尚修建稽亭,据说当时的稽亭塘的面积有180多亩,万顷碧波,甚是壮观!元代义乌文人丁存曾有诗赞曰:春风引技过稽亭,和日融融小药青。百顷波逐碧落,一行归雁流青。檐楹鸟臬知人好,山水龙蟠贵地灵。

      据资料记载,村里曾出现过十八个台门(高贵的门第)。在明朝时,一位皇姑下嫁到稽亭一户人家,这里因此有了“皇亲国戚地,金枝玉叶家”的美称。在村口处,还设有一个下马碑,碑文上写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可见稽亭村当时地位的显赫。稽亭还有两位跟着戚继光一起抗倭的大将军呢,他们枕戈寝甲,在战场上剑拔弩张,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是稽亭人的骄傲!

      稽亭的众多历史人物中,最出名的莫属傅大士了。据民间传说,他还是稽亭土地庙里的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帮忙接生的。傅大士24岁那年的一天,他在稽亭塘边捕鱼,来了一位名叫达摩的印度人,他指点傅大士,使他顿悟前缘,投身佛门。因问修道之地,达摩指了指松山下双寿树说:“此可矣!”此后,傅大士就来此结庵修行,这就是以后的双林寺。傅大士创建了双林寺,依靠双林寺进行弘法,解救东南一隅处在苦难中的百姓。他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倡导者,所创的转轮藏法门,影响整个佛教界。

      来到稽亭,一定要尝一口地道的稽亭红曲酒,因为这里可是远近闻名的红曲米生产基地,这里酿制的红曲黄酒,味郭、色正、营养好。据清光绪十一年的《吴氏宗谱》记载:“莆田县吴梧孙,号庆元,幼负异材,贸易代耕。遨游义邑,爱山川之秀丽,念风土之敦淳,辞鳌头之桑梓,徙乌伤之稽亭,自为第一世祖。娶朱氏,生二子。”200多年前,一位来自福建莆田县名叫吴梧孙的人,迁入稽亭村后,带来了制作红曲的“曲娘”和技术,使稽亭逐渐形成了一个依靠做红曲勤劳致富而远近闻名的专业村。1988年,村里的丁予章、丁舸父子俩,依靠传统的制曲工艺,办起了红曲加工厂。他们依靠科技,催生了点米成“金”的奇迹——从早籼米中提取了红曲系列产品,产品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数十万的收入。稽亭这个原生态的古村落,搭上了新时代的快车,进入奔小康的致富大道。

      然而,由于现代啤酒等各种饮料酒水的竞争冲击,红曲酒的销量也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做红曲酒非常辛苦,尤其是在发酵的时候,要控制好温度,把握好时间,耗时耗力,导致村里做红曲的人越来越少,仅剩十几户。童年里,那满地晒着的鲜红的红曲米,那空气里弥漫着的浓郁的红曲酒香,已经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留存心底。但我相信,在村干部们的科学规划下,通过现代网络销售渠道,稽亭的红曲一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更好的发展!

        听完了丁老师对稽亭的详细介绍,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村里的文化礼堂。文化礼堂造型美观,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是稽亭村村民的精神家园。圆形拱门,鹅卵石铺的小路曲径通幽,傲然挺立的迎客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人感觉安静而充满力量。展示在衣橱里的寂寞霓裳,鲜艳的颜色,精美的刺绣,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稽亭戏曲人的心灵手巧。一个个铜造的雕塑,完美地展示了红曲的制作工艺,让我们看到了制作红曲酒的辛苦与不易……在文化礼堂,我们看到了稽亭的根和魂,这里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聚着稽亭的历史与文化。

      半天的采风活动,让我更加了解古韵悠悠的稽亭,也对这个历史悠久的村子有了更深的感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儒释道在中国的深远影响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那么儒释道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
    波士私塾阅读 1,101评论 1 3
  • 莱山寺位于义乌市赤岸镇莱山村后,所谓莱山,“群山远道而来,至此而止,故名来(莱)山”。与宋濂齐名,共同主编...
    一谦四益斋阅读 3,000评论 0 0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9,460评论 1 12
  • 据说宝掌和尚(公元前414年—公元657年)活了1072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宝掌和尚是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儿子,...
    张漪纹阅读 2,505评论 3 16
  •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晴 清明小长假春光明媚,昨日驮上爸妈开启2019游遍义乌第二站—佛堂。 佛堂...
    日禅阅读 805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