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简单原理
详细原理:http://blog.csdn.net/wildfireli/article/details/22063001#0-tsina-1-77995-397232819ff9a47a7b7e80a40613cfe1
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函数本身当成参数进行传递。
具体来看,Block果然是和OC中的NSObject类似,也是用struct实现出来的东西。这个是LLVM项目compiler-rt分析的block头文Block_private.h头文件中关于Block的struct声明:
struct Block_descriptor {
unsigned long int reserved;
unsigned long int size;
void (*copy)(void *dst, void *src);
void (*dispose)(void *);
};
struct Block_layout {
void *isa;
int flags;
int reserved;
void (*invoke)(void *, ...);
struct Block_descriptor *descriptor;
/* Imported variables. */
};
我们发现Block_layout中也有一个isa指针,像极了NSobject内部实现struct中的isa指针。这里的isa可能指向三种类型之一的Block:
-
_NSConcreteGlobalBlock:全局类型Block,在编译器就已经确定,直接放在代码段__TEXT上。直接在NSLog中打印的类型为__NSGlobalBlock__。 -
_NSConcreteStackBlock:位于栈上分配的Block,即__NSStackBlock__。 -
_NSConcreteMallocBlock:位于堆上分配的Block,即__NSMallocBlock__。
循环引用
在苹果使用ARC管理之前,Block的内存管理需要区分是Global(全局)、Stack(栈)还是Heap(堆)。而在使用了ARC之后,苹果自动会将所有原本应该放在栈中的Block全部放到堆中,所以这使得我们现在的讨论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的麻烦。下面我们就只讨论ARC环境下全局Block和堆Block的内存管理。
首先,全局的Block比较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讲完:凡是没有引用到Block作用域外面的参数的Block都会放到全局内存块中,在全局内存块的Block不用考虑内存管理问题。(放在全局内存块是为了在之后再次调用该Block时能快速反应,当然没有调用外部参数的Block根本不会出现内存管理问题)。
所以Block的内存管理出现问题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堆内存中的Block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属于Block特有的内存管理问题就只有一个:循环引用。
Block的循环引用是比较容易被忽视,原本也是相对比较难检查出来的问题。当然现在苹果在XCode编译的层级就已经做了循环引用的检查,所以这个问题的检查就突然变的没有难度了。
简单说一下循环引用出现的原理:Block的拥有者在Block作用域内部又引用了自己,因此导致了Block的拥有者永远无法释放内存,就出现了循环引用的内存泄漏。下面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interface ObjTest () {
NSInteger testValue;
}
@property (copy, nonatomic) void (^block)();
@end
@implement ObjTest
- (void)function {
self.block = ^() {
self.testValue = 100;
};
}
@end
在这个例子中,ObjTest拥有了一个名字叫block的Block对象;然后在这个Block中,又对ObjTest的一个成员变量testValue进行了赋值。于是就产生了循环引用:ObjTest->block->ObjTest。
至于如何打破循环引用,请参考这篇文章:http://www.jianshu.com/p/0a3759c9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