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色归读 授权转载见文尾。
在中国好多学龄幼童都会在《三字经》里念到“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国古代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在年仅四岁时就懂得谦让的礼仪:每次在家吃梨时总是挑最小的拿,大的都让给哥哥们吃。
他父亲孔宙惊奇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孔融振振有词地回答:“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要知道此前没有任何人教年幼的他这么做,他完全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察言观色自己悟出来的。
其实孔融依照现在的说法是个不折不扣的“早慧”天才,他年少就聪颖过人的例子远不止这一桩。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移居京城洛阳。当时,东汉名士李膺(出身望族的著名学者、政治家)也在京城,他生性孤傲,不妄接宾客。拜访他的人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亲戚,守门下人一般是不予通报的。
当时只有十岁的孔融初生牛犊不怕虎,慕名径自前往拜访李膺。遭拒后,他对守门人说:“我是李膺的亲戚。”守门人通报进去,李膺勉强接见了他,沉着脸问:“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从容答道:“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同德比义而相师友(老子俗名李耳,算是李姓之祖,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算世交呀!”所有在场宾客都对这个小孩的急智和渊博十分叹服。
后来另一名士中大夫陈韪恰巧也来到李膺府第,得知此事,他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了)孔融立即反诘:“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言下之意从你说的话来看,现今的你智慧不怎么样啊)陈韪顿时哑口无言。
更有一件让孔融年少成名的就是他藏匿营救名士张俭的事。当时号称“江夏八俊”之一的张俭正因党锢之祸被宦官追捕迫害,四散逃亡。后来张俭逃到山东曲阜来投奔好友——孔融兄长孔褒。正好孔褒不在家,看见张俭窘迫和犹疑的样子,年仅十六岁的孔融坦然开导:“家兄虽在外,我难道不能做主收留你吗?”毅然留藏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败露,在很多仰慕张俭气节的人接力帮忙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兄弟俩则被捕入狱。审讯定罪过程中,孔融说:“收容藏匿张俭的是我,治我之罪!”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不是弟弟的罪过,我心甘情愿领罪!”官吏问他们的母亲,孔母说:“年长主事的人承担治家之责,罪责在我。”
一门都争先赴死(其父孔宙此前已去世),让本来就抱同情心的郡县长官迟疑不决,于是向朝廷请示。朝廷最后批复胡乱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义举和担当闻名天下。
孔融不仅聪颖机智,敢于担当,而且很讲孝道。他十三岁那年,父亲孔宙去世,守丧的孔融“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就是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整个州里的人都称赞他的孝行。再加之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能诗善文,一时声名鹊起。作为孔子二十世孙的孔融获得光大前程就根本不算事。
汉朝选拔官员采用察举制(或称选举制),主要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方式。察举是由州、郡地方长官在各自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与此相反,“征辟”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员机制。
“征”是皇帝征用社会名流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置府辟吏”,即中央的高级官僚或地方的辖官可以征聘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察举一般有举孝廉(孝顺廉正)和举秀才/茂才(指学养悠长,这里是“察举秀才”,不同于后来隋唐开始的科举考试中的科考秀才)两个名目。无论依照哪种标准,孔融当官的资格都绰绰有余。
他很早就多次被察举却没有兴趣去当官,直到汉灵帝元年司徒府征辟他去做属官才出山为官,以后历任侍御史、中军候、虎贲中郎将、议郎、北海相、青州刺史、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总的来说,是一路顺利,直到建安十三年被曹操所杀,时年五十六岁。
孔融(字文举)不但是圣人子孙,而且是位居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首的文学大家,也是东汉继蔡邕(才女蔡文姬之父)之后的一代文宗和名儒。曹操不是简单地杀了孔融,而是满门抄斩。开始还准备留下他一双年幼的儿女,暂时寄养在别家的一个7岁的女儿和一个9岁的儿子。
当孔融被押赴刑场时,兄妹俩照常下棋。人家问:“你爹出大祸了,你们怎么一动不动?”答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寄主觉得怪可怜的,给肉汤他们喝,哥哥口渴喝了几口。妹妹说:“发生今天这样的大祸,还指望能活很久,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嚎哭着不喝了。
话传到曹操耳朵里,他倒吸一口凉气,下令一个不留。等到捉拿的人赶到,妹妹对哥哥说:“如果地下有灵,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双双引颈就戮,神色自若。看来孔融的的“早慧”基因和孝、勇、仁、智都得到很好的传承。
曹操和孔融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下如此毒手?要不是求情的人很多,曹操连替孔融收尸的孔融好友脂习也杀了,而且由于曹操杀孔融的罪名很重,直到西晋时严肃的史家陈寿写《三国志》时,都不敢为孔融立传。
要知道孔融是东汉末年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人物啊!甚至作为文学大家的孔融的作品后人都不敢流传,大部分散失,后世整理的孔融遗作《孔北海集》也是挂一漏万。
说起来很简单,曹、孔两人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政治立场迥异。孔融常常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多次非议、嘲讽甚至戏谑、侮慢曹操;曹操对孔融从不快、反感、疑忌发展到恼火、愤怒,终于在感觉大局已定的时候再也憋不住内心的怒火,采用了一代枭雄最习惯用的手段——动用刀把子从肉体上消灭孔融。
孔融才气纵横,能言善辩,刚正不阿,但是也偏于刚直耿介,一生傲岸,屡屡与人相处不好。初仕为司徒杨赐属官,与杨赐不睦;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河南尹何进升任大将军时,受命前去祝贺的孔融因接待不周而与何进下属置气;后辟虎贲中郎将忤逆董卓;任青州刺史时结怨袁绍。
孔融为曹操所用后,因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倨傲,屡次触犯曹操。
曹操把控汉献帝后,对太尉杨彪(杨修之父)没有附和自己感到不满。恰好其时杨彪岳父袁术在淮南称帝,曹操短期拿袁术没办法却看到了打击杨彪的机会,就拿杨彪与袁术是姻亲说事,构陷杨彪想要勾结袁术废献帝,将其打入死牢。
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道:“弘农杨家四世三公,全国人民都钦佩。《周书》上说,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连及,怎么能把袁术的罪归于杨公呢?”不要滥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
孔融这是有点拿圣人世孙、名士大佬的身份要挟曹操的意思了。曹操鉴于根基未稳,还需要孔融这类名士装裱门面,虽内心不快,还是勉强释放了杨彪。
一向喜欢在朝堂雄辩进谏的孔融又向汉献帝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想限制曹操发展的谏议啊!摆明了是找曹丞相的不痛快嘛。然而他孔融又旁征博引,言之凿凿,说得让人挑不出明显破绽。曹操面上装着无所谓的样子,内心已经对名重天下的孔融开始疑忌了。
建安九年,曹操灭袁绍并攻占其老巢邺城,他儿子曹丕趁机收纳了袁绍儿子袁熙的美貌妻子甄氏(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原型)。孔融知道后郑重其事地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不明白这是孔融把他们父子分别与周武王、周公召对比加以讥刺:周武王、周公召是讨伐无道纣王;而他们父子是夺地占孀,谈不上道义!文学素养深厚的曹操一时也没有醒悟,寻思良久后还请教孔融此事出于何经典?
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可以想象:曹操听了该很恼火了。在当时社会“女人如衣服”的世情生态下,为朝廷削平主要军阀后顺手接收个把女人根本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孔融不但非议曹家儿女家事,还以正式书信加以嘲讽!
建安十二年,曹操讨伐乌桓,孔融又揶揄他穷兵黩武:“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传说在禹帝时代就臣服中原的满族祖先,后一度反叛拒贡))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古代生活在贝加尔湖畔的高车族,苏武一度被迫在那牧羊)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家事、国事看来孔融都在品评、戏虐的范围之内。
曹操为消除东汉末年的割据局面,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了禁酒令。孔融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一连作数书加以反对。其中一封信里说“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把包括上古尧帝和孔圣人在内的古代贤君圣哲、文臣武将都搬出来论证因酒成事,建立功业,得出“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的结论。
第二封书信针对曹操“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孔融反唇相讥道:且桀纣以色亡国,何以不禁婚姻?临了干脆一针见血地揭出曹操的老底:“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孔融书信跌宕犀利、强词夺理,极尽讽刺揶揄之事小,但是公然阻扰曹操削平割据群雄的军国大计就是大事了。
更可气的是作为闲官的孔融日子过得很滋润,孔融以前政声颇佳,当上赋闲官后他以名儒文宗的身份,名重天下。他一向重视人才,奖掖后进,举贤荐良。所以当时有学问的人都乐于与他结交。其中有两个青年人尤其受到孔融的赏识:他们一个是杨修,另一个是祢衡。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两个人可了不得。杨修字祖德,四世三公的弘农杨家贵公子出身,博学多才。他爹杨彪当年官至太尉因不肯附和曹丞相差点被曹操干掉!
杨修乖巧多了,充当了曹操的秘书长(丞相主簿)。本来也算心腹,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数次犯了曹操的禁忌,特别是卷入曹丕、曹植的魏王世子嫡位之争,后来被曹操在一次行军中以擅解“鸡肋”口令为由诛杀。
祢衡字正平,是东汉末年名士,孔融最欣赏的青年才俊。孔融和祢衡亦师亦友,两人经常一唱一和:祢衡称孔融为“仲尼再世”,孔融则说祢衡是“颜回复生”,可见他们惺惺相惜到什么程度。
孔融结识祢衡时候,孔融四十岁,祢衡二十岁,算是忘年交。祢衡只和鲁国的孔融以及弘农的杨修交情好。他经常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可见其倨傲和狂放不羁。
孔融府邸经常高朋满座,他们讲谈文学,品评人物,议论政治,推荐新人,寓所俨然成了当时许昌最热闹的沙龙,几乎盖过丞相府。并且孔融还时常不无得意的感慨:“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这让曹操很是愤怒:他孔融不光是书信言辞上的阻扰统一大计了,分明还在行动上对着干!”是不忍孰不可忍,曹操此时已经动了杀人的念头了!至于什么时候动手,只是一个触发契机罢了。
绝大部分名士都有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毛病,持才傲物的孔融把更加狂放傲慢、口无遮拦的祢衡三番五次地推荐给曹操,说他德才兼备,是难得人才:“淑质贞亮,英才卓荦。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若仇;飞辩骋词,临敌有余。”
祢衡由于骨子里不认同曹操,初次见面就故意表现出刻薄、轻狂无礼,把曹操手下如荀彧、荀攸、郭嘉、张辽、徐晃等一干文武百官大加贬损。
《三国意义》里对此有精彩描述: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祢衡这种反常和挑衅实际上体现了当时的文人士族对曹操专权不满的一种发泄。曹操本想降服祢衡为其所用,结果反而数次被祢衡所辱。他让祢衡作帐下鼓吏。祢衡却裸体击鼓骂曹,曹操对祢衡十分痛恨却不愿意背杀名士的恶名,就想借荆州刘表之手除去祢衡。
刘表不是草包,但他确实也不喜欢祢衡的牙尖嘴利,于是借部将黄祖这个赳赳武夫之手杀害了祢衡。曹操当然对孔融也很生气,怀疑孔融举荐祢衡的用心是有意利用他来侮辱自己,让他下不来台,此举进一步加重了曹操“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决心。
作为孔子世孙、天下名士的孔融,家世出身、政治背景与立场都与宦官之后的曹操有大相径庭,他与杨修、祢衡等都属于非常坚定的效忠于日趋式微的汉朝天子的清议复古派,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推行自己政策的最大障碍之一,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人性是复杂的,曹操固然有雄才大略、爱贤、求贤、用贤的一面,同时不免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扼杀贤才的另一面。孔融在政治上不是曹操的同路人和拥趸,在很多具体军政事务上对曹操行为或讥讽,或激谏,多次犯曹操之所忌。
如果说在曹操收买人心、统一北方之前还有所顾忌和容忍的话,当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南方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断然对孔融痛下杀手了。
曹操此前就唆使孔融的死对头——自己心腹山阳人(今兖州高平)郗虑收集孔融的黑材料并诬陷孔融,故意挑动他们缠斗不休。功夫不负有心人,高才倨傲的孔融像其他离经叛道的文人一样,有时故意要语出惊人、危言耸听,以表明自己的独立特行的一面。
孔融时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便装出行。发表诸如“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馀人”等怪论!
他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什么父子之情,父子关系是建立在情欲基础上的;母亲生儿子,就象把东西从瓶子里拿出来一样,母亲对儿子并没有恩德”、“如果遇到灾荒,如果父亲不是好人,宁可去救济别人也不救济父亲”。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论从根本上与儒家“忠孝”的基本理论和东汉时期“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相抵触。
其实这不过是孔融在茶余酒后的“语不惊人誓不休”之举,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应该还是一个谨守孝道的人。前面说了,他早年为父亲居丧期间,悲痛不已。
据《御览.秦子》记载说: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为自己的亡父哭泣,脸上毫无憔悴之色,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还有史料记载他当北海相时,手下人抓住一个盗窃邻家新麦的窃贼,当他询问得知是因为该贼家中无粮,不忍母亲挨饿故盗麦食母后,训诫一番后就免罚贼人,并对其孝心表示嘉许。
可见即便他说的那些是真话,也是为了表达他个人对那种虚伪的“假孝道”以及“愚忠愚孝”的强烈厌恶和反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是早怀嫉恨和不忿的,到了建安十三年,他授意另一心腹丞相军谋祭酒(即军事参谋)路粹诬告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诛杀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以路萃罗织的那些罪名来看,其实就是曹操无法容忍在自己身边有一个人,利用影响拉拢四海青年才俊,并每天宾客盈门,议论朝政,且总和自己唱反调,连自己的儿子找个女人,也要编排编排。
说白了就是曹操就是为了控制舆论,不能容许一个与自己政见不合的清议派论坛活跃坐大。所以后世的苏轼断言“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
曹操诛杀或囚禁致死的名士多着呢,在孔融之前杀了临邑人祢衡(借刀杀人)、沛国人桓邵、华佗、京兆人娄圭、陈留人边让、武阳人陈宫、南阳人许攸;在孔融之后有弘农杨修(鸡肋事件动摇军心)、清河崔琰(冒犯曹操)、颍川人荀彧(因疑忌而迫杀)、陈留人毛玠,集权奸与雄杰于一身的曹操还在意多杀一个孔融吗?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如果您还满意,请顺便给我这篇参赛文章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