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树丰老师,是在16年国庆期间的345烧脑节上,树丰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价值观的梳理。儒雅有内涵,令人印象深刻,可惜由于自己状态并不好,没有主动进一步交流。之后关注了树丰老师的公众号,也对天黑写作团有所了解,但由于急着赶博士论文,心想先忙完论文再参与吧。显然我那时仍然抱着“只有先完成……才能去做……”的思维模式不肯放。
之后两个月,我在与拖延症的斗争中勉强完成了论文初稿,却被导师告知需要进一步思考,不能参加年底的预答辩。这似乎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让我积攒已久的情绪忽然决堤了。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要读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博士,反思自己工作以来的所有选择,甚至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多年来的优势都是假象,我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我找不到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继续走下去,一度都要放弃了,甚至有两周有轻微的抑郁倾向,会因为莫名的情绪而每天晚上落泪。
总归骨子里是个不肯认输的人吧,慢慢的调整过来,意识到自己是掉进了情绪的大坑,其实并不是困难多么的难以克服,而是自己被情绪困住了。我去试着回想多年来印象深刻的场景,多半是自我挑战自我虐待然后超有成就感的时刻。也跟亲人朋友交流,感受到那么多爱,无论我如何选择,大家都一如既往的爱我。内心的能力一点点重聚起来。
再次看到树丰老师的天黑写作团,没错,我向自己许诺,我要找到组织的力量,借这个机会爬出自己的大坑。一直以来写作就是弱项,写东西都是挤牙膏一样的费力,我不再逃避了,天黑写作团,狠狠地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