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花开了,那条通往小院的弯弯小路依旧如故,向两边延伸,寂静绵延……
然而小院里却一片漆黑,难道是因为主人不在家吗?没有人守候的小院终究是孤独而冷清的……
在这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她的主人离开了家,带着万千的不舍随儿女住进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
她在这里度过了九十个春秋,在这九十年里,她的视线一点一点模糊,但是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花一木都深深镌刻在她的心上。
家里的老伙计们一直默默地陪着她。那充满年代感的老屋,屋里的所有物品她都视若珍宝,每一件物品上面都有她的双手抚摸了千百次而留下的独特的印记。
她和老屋相依相守,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她孤独而倔强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每到假期的时候,她总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站在路口不停张望,等着儿孙回来团团圆圆。
她一生生养了五个女儿,因为始终没生出个儿子一直对老伴儿心生愧疚,也因此被老伴儿从年轻一直厌弃到年华老去……
她无怨无悔地守着老屋,守着这个撒满她汗水才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因为幸福来得特别不容易,她才倍加珍惜,不惜累弯了腰,染白了头发,熬瞎了双眼。她精神不倒,毅然挺立。
年轻的时候,守着一大家子过日子,生活虽然清贫,日子虽然难熬,她却总有盼头,不辞辛劳背柴粮送女儿们上学,为的是她们快快长大,学点知识将来好过生活。
她的老伴年轻时候是个裁缝,衣着光鲜,穿戴整齐,女儿们的事情,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从不干涉过问,全凭她做主。
说得好听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实际上他却是当个甩手掌柜的闲散之人。而她总是不落人之后,事事争先。像牛一样不辞辛劳,疲于奔命,从不停歇。她为家为女儿们努力往前奔,忘我地活着。
从前的小院生活是清苦的,日子却甜如蜜。有女儿们的陪伴和欢声笑语,她不管流下多少汗水和泪水都是值得的。看着懂事的女儿们,她双手叉腰支撑着自己因过度劳累而日渐清瘦的身子,脸上总是挂着阳光般的笑容。
后来,女儿们一个个长大成人,除了二女儿留在家里,其它女儿都纷纷嫁出家门。沸腾的小院一下子安静下来,她反而若有所失,心一次次被掏空般无所适从、无所归依。
后来随着三个孙儿的陆续降临, 她又找到了新的人生希冀。孙儿们一个一个在她的背上慢慢长大成人,她的背也一点一点渐渐向下弯曲,但是为了儿孙,她的脊梁依旧挺立。
孙儿们也渐渐长大,先后去异地求学。于是她又殷殷期盼着一个又一个寒来暑往的假期,可以让孙儿们回来吃她亲手做的饭菜。
在孙儿们要回来的前一个星期,她便乐呵呵的开始精心准备,在屋里转来转去幸福地忙碌着……
大孙女要回来了。她知道她最喜欢吃她亲手包的花生核桃芝麻馅抄手,带着重病的身子,坐在被窝里剥着花生,在那个寒冷冬季的夜里大病不起……
她就是这样,总是为儿孙忙碌着,一晃就是一辈子。小院里的人越来越少,孙儿们也纷纷成家立业。想要见到一面更加不容易。她还是在期盼着,期盼着孙儿的孩子们一个一个降临……
最初分别的时候她总会像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因为每次相聚不多的日子后就又要分离,她难免感怀伤心。她的心就在等待中这样起起落落,落落又起起,盼了黄昏盼天明。
女儿们总说她很不懂事,那么大个人了总爱哭哭啼啼,不像话!有谁知道她柔软的内心!有谁在乎她为爱哭瞎的眼睛。因为有爱因为不舍才有眼泪。她在等待中坚强地活着。
后来的日子,送走了老伴儿,她为他哭完了最后一程,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眼泪。在每次和儿孙分别的时候总会坚强笑笑着说慢走,记得下次有时间了常回家看看。
或许是因为她彻底习惯了孤独;也或许是因为她不想成为儿孙的牵绊。她一个人静默地活着。
一生坚强如她,终有倒下去的那一天。她重重地摔倒在地,再也无法行走和生活自理。此时九十岁高龄的她,头脑仍然清晰,不屈不挠和病魔抗争着……
对于一生独立自主的她来说,这次摔倒彻底击垮了她独立生存的意志。不得不依赖儿女的照顾,她很不适应。最让她不舍的是不想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园。她如疾风中的劲草,不畏严寒地活着。
尽管凄清,尽管生命已如风中灯烛。她还是大口吃饭,爽朗说话,安排家中事物井井有条、事无巨细。她不甘和死神握手言和拼尽全力顽强地活着。
五个女儿有五个想法,有的远走他乡,有的责怪她在出嫁后未能有多大的帮衬,避之唯恐不及。她一直以来坚信自己卧床以后五个女儿轮流照顾的信念被击得粉碎。心碎和心酸日日伴着她辗转到天明。
她不得不在气若游丝的时候离乡背井,跟着留在家里的二女儿来到陌生的大都市。
人们口中常说的高楼林立、灯红酒绿她通通都看不见,在她的心里,她还一直躺在故乡的木床上,身边还是那个陪伴了她几十年的小圆桌,梦中还是房前老柏树,午后风吹竹林沙沙响……
也许故乡在她的心里终究会成为印记,她走的时候已经向左邻右舍告别,说此生再也不会回来了……
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能不能回来?回来是什么样子?唯一知道的是——故乡的一切,永远在她的心里。
希望岁月在最后的时光里对她温柔以待吧,不要在她充满褶皱的脸上再平添那么多风霜雪雨!不要在她柔软破碎的心上再刻那么多道伤痕!
不管如何,不管谁会记得她,我始终相信,故乡的小屋会一直默默地等着她,她的心里也会一直期盼着早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