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落叶知秋。小问题,往往蕴含着大道理。教育中,孩子们总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我们要先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只要对孩子们的问题认真回答,我们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不亚于研究生的水平。
新学期伊始,学习一直稳居前三名的刘佳悦甚是苦恼,她告诉我:“老师,我的地位不保了。留级生的实力很强,会成为我强大的对手。”面对她的困惑,我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安慰她。我想她最大的障碍在于曲解了读书的意义。古往今来,人们从没有停止过探索读书的意义。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在气质上,在谈吐上,也许还显露在生活在生活和文字中。
还记得作家龙应台的那段话吗?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一切以高考为指挥棒。我们排名次,比分数,也让孩子无形中认为学习的意义就是为了比输赢,见高低。《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提出我们要和学生探讨学习的意义。只有孩子们渴求知识,渴望成长,才能主动学习,获得幸福和蓬勃人生。
我知道即使我翻遍古今典籍,找出所有的读书的意义。孩子们未必懂,只有抓住适当的教育契机,用心捕捉,一次次触碰孩子们的心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两天,我阅读了郝晓东老师的一周观察《让打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老师们对打卡的态度与之类似。
有的老师把小打卡当成了朋友圈,发一些风景照或心灵鸡汤;有的所发内容与课程内容无关系;有的仅仅是写学习的痕迹,如“已学习”“今天阅读了”“加油”,而无实质内容,只是写“阅读了”但我们看不到阅读所得;有的是一些空泛的感受,空有成长,思考在哪里,实践又在哪里呢?
在新网师还存在这样一些人:网友叫清空的老师说:“打卡提醒我每天都要读书,早早起床先读几页书,一天的心情沉静下来,晚上再读几页书,祛除一天的浮躁。”网友叫有味的老师,在没有老师要求的情况下,总结上课要点。还有一些网友老师把课程中的理论与自己教学中的实践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用理论来思考,指导实践。最值得称道的是方娇艳老师,上学时的学霸,一路走来,获得的鲜花和掌声并没有让她停下脚步。从她的打卡中,我们可以窥见:旅途中,饭前饭后,等人,利用闲暇碎片化时间阅读。
为了打卡而打卡,为了学习而打卡。相同尺码,为什么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呢?我想与学习动力的源泉密切相关。有些人把学习视为自己生命的内在成长,所以学习变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如呼吸空气一样自然。而另一些人却认为在新网师的学习既不像继续教育那样有学时学分,也不像职称、论文那样能带来实际价值。所以,热热闹闹来,匆匆忙忙的学,冷冷清清的收获。
大人尚有这种功利的想法,更何况是小孩呢?面对孩子的话,我感到自己的无能。我想不能操之过急,要尝试着慢慢疏导。
为了帮助孩子正确的看待对手,我们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感谢对手》的班会。我以《三国》中的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为例,让孩子们讨论:我们应如何对待我们的竞争对手?周瑜心中抱持“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果然不幸一语成谶,终于怀恨而死。司马懿一句“诸葛亮真神人也”,表示了“吾不如”的自谦。言为心声,顶着敬贤的光环而心安理得。因为司马懿最清楚:如果诸葛亮死了,最惨的是谁?自己。果不其然,诸葛亮死了,司马懿的政治生涯也宣告结束。我们不得不承认,是诸葛亮这个强大的对手,成就了司马懿的千秋大业。司马懿笑到了最后,成了人生的大赢家。
我最后总结到:同学们,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害怕对手,排斥对手,视对手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们终究只是井底之蛙,行之不远。相反,如果我们学会与对手和谐共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反而会让我们成长的更快。真正的成长是自发的向内的生长。”
我想仅仅一次班会,根本上并不能改变孩子们潜藏的固化观念。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升华。假如将这些意义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就不再是无源之水,而是源头活水,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