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讨“困境——成长——奇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对电影有所了解,对于高中学生,主要以自我讨论为主,通过引导本节课让学生进行主题研讨,构建一条适合自己的“困境——成长——奇迹”之路。
【课前准备】:
通过问卷星,让学生写出《奇迹男孩》可以进行的主题探讨。通过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1、如何直面成长中的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化解?
2、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
3、什么是好的学校教育?
4、如何处理好同伴关系?如何理解友情、爱情?
5、如何了解自我?
6、什么是最好的陪伴?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研究探讨,思维导图演讲输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互相聊成长的困境,发现相同,找出差异。让同学们明白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困境,他们并不孤独。
2、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讨论彼此的方法是否可以借鉴。
3、通过解读影片中的主人公的困境,找到自己面对困境的方法。
4、通过讨论,面对困镜明确如何借助外力。
5、课程结束以自己的事例设计一个“困境——成长——奇迹”为主线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
教师总结问卷星大家提出的讨论主题,并明确本节课要讨论的是“困境——成长——奇迹”。
二、小组主题探讨
探究一:(5分钟)
你成长的困境是什么?与伙伴聊一聊发现相同,找出差异。有何启示。
探究二:(5分钟)
小组交流自己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彼此相互学习,提出建议。
探究三:(10分钟)
走进《奇迹男孩》探讨剧中主人公遭遇了什么困境,如何走出困境的?对大家有何启示。
探究四:(5分钟)
面对困境,是否曾有人帮助过你,或者你是否寻求过帮助,作用如何?
三、小组汇报交流(10分钟)
各小组交流本组的研讨成果。
四、写自己的故事(10分钟)
1、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筑自己成长的故事的框架结构。
2、借助思维导图讲出自己的成长故事。
五、作业
总结归纳遭遇困境,你可以采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