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对阵要纠结谁开的第一枪或者说对于某些重大的发明发现谁是第一人,比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我以为合伙做生意没必要纠结是谁先提议的,但是刘阳却有意无意提了好几次,或者有过前几次的经验教训,他觉得这又是一次乌合之众的赔本买卖,或者他的问题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正热衷于开拓副业的我对这个问题不想过多花费脑细胞。毕竟他也就问问便没有下文了。女人之间的合作,其实直觉占比更大,理智在直觉和欢喜面前可以瞬间溃败。共同的认知和爱好瞬间就能拉近距离,开谈事业。
在有了瑜伽课堂这重关系之后,我和May的关系也在孩子朋友的妈妈和邻居这两重关系上更近一层。相处过程中发现的新大陆越来越多。比如我们都有的洁癖,吃的口味也都清淡,虽然事实上May吃的比我略咸口一点,对孩子教育的也有共同坚持的,比如女孩就应该富养,要有颜有值,这些基石让我们的话题越放越宽。比如我们会专门开对于各自老公某些不可理喻的生活习惯的吐槽大会,与外人谈夫妻间的日常生活,我以为必须得是朋友以上的交情,否则就像是穿着内衣站在大庭广众之下,毕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像沙滩一般可以自如穿比基尼,再者这跟在互联网上吐槽不一样,穿上马甲上网谁知道你谁,只要不太出格,不是太想红,也没人无聊到来人肉你。
人的记忆其实是很奇怪的,对于某些事情我们可能细致到说过的每一个字都很清晰的记得,而对于某些事情却只记住最关键的部分。我能清晰点的记忆是那段时间男同志们都被发派出差了,留守的女人孩子之间组成了互助互乐团队。每日晚餐后就会互相串门,大人孩子各得其乐,最重要的是避免鸡飞狗跳的亲子关系。那日吃完晚饭孩子便跑过去完了,我是收拾好卫生才过去的。那段时间小区内最大的八卦是一桩关系比较混乱且据说未遂的通奸案。 大致说的是同住一小区的两户人家,暂且称A与B吧。A与B是同事,两家是熟识。但是防火防盗没能防住兔子吃窝边草。A与B的老婆撩了起来,为防止B起疑心,两家各种来往还挺多,比如借盐借葱姜,借着借着就约上去某大牌专店买上万的内衣了,可是老天安排的事有时就是如此巧妙,正试穿内衣的时候被在同一家高档商场办事的B老公撞了个正着,之后就是社区群传开了,更骚的操作是A与B还各自发帖自证清白。那日的聊天好像就是由这则八卦开始探讨生活启示录,比如现在人缺爱,不论家庭还是夫妻,精神空虚之类,探讨最后的结论便是这是桩可以深挖未来经济热点的生意,值得为此开始投入创业。此后数日,我们总忍不住在这个未来投笔描绘蓝图。不过也仅仅止于热谈而已。但是真正促成实际行动的确是三个月后的一件事情。
与我不同,May是全职妈妈兼职教学,兼职的收入自然比不得全职,加之长期修习甚为淡泊,不过对于衣着用度却很讲究品质,这一讲究会延伸到她喜欢的一切事物。比如那段时间我们都钻研上了烘焙,与我直接花几百买个懒人机回来操作不同,May先是花五千报名了烘焙名师的课程,课程在隔壁城市上课,早上送完孩子坐高铁去上课,下午赶点回来。然后又投入五千购置了成套专业工具设备在家实践。对于她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彼之蜜糖,尔之砒霜,May的先生对于此事有话忍不住说了出来,话语比较委婉小心,但终归带了谈钱伤感情的刺,"不能把经济压力都放在我一个人身上"这句话击中了May的自尊心,也激起了她的事业心。
那段时间这个社区不少家庭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曾经的精致上班女郎,不甘于一朝生娃被迫留守家庭,眼看容颜不再精致,琐事缠身沦落到自己也嫌弃自己的地步,而之前社群那桩大八卦的起因据传便是A的老婆生完孩子后变形太厉害,虽然有些过于肤浅,但我一点也不怀疑就有如此肤浅之人。这个社会媒体的智能程度已经有些让人发指了,只要你有浏览过某类内容,就会每日不辞辛苦自觉的推送各类相关网文资讯。为了避免有朝一日沦落为此类新闻的主角,有胆量有见识有资源的第一批全职妈妈站了出来,可以看娃挣钱鱼与熊掌兼得的社群生意何乐而不为。一时间家庭烘焙坊,儿童之间都开业了,而且生意都还不错。
"我在租房群看到有套一居空房不错,要不明天一起去看看?"May边说边递手机给我看房屋图片。
"好啊!"
第二天我下班回来一起约着看了房,当晚便签订了租约。虽然房屋保养状态不是很好,胜在朝向视野俱佳,而不完好的地方找人拾掇拾掇再自己好好布置一番便可。May的品味我比自己的还放心,加之她以前其实有开馆经验,我这个外行便自动退居。再次回到这个房间我着实惊住了。虽说没大变,但确实透出布置者本人的气质了。
没有招牌,没有广告,就像午夜的玫瑰花一样,我们的瑜伽馆悄悄的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