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有幸一睹苏杭美景,是我多年的愿望。前些年匆忙去过杭州,旖旎的西湖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那么苏州到底如何呢?她成了我心中魂牵梦萦的神仙去处,每每在我身心疲惫之时,散发魔力召唤我徜徉胜景。特别当我教授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时,那种强烈的感召力再次鼓动我动身前往,一探究竟。
趁着四月的微风,迎着暮春的娇阳,我的苏州之旅终于在合适的机缘下成行,第一站必须奔赴苏州园林之首的拙政园,哪怕只是单纯见证课文的真假。
果然拙政园里春意更浓,踏上青石砖,穿过庭院门,扑面而来的清白之气,是拙政园建筑白墙黑瓦交织成的古朴色彩,与周围的绿柳粉花掩映生姿,这种淡雅惹得人眼底不由自主升起一股爱怜。飞起八角的亭子,如翅膀一般高高翘起的檐角,自由舒展,毫无拘谨,划破蓝天,勾住云彩,点亮了天空的单调。每个飞起的角上都挂着形状各异的铃铛,风儿轻拂,铃儿舞动,和着黄莺的恰恰啼鸣,掺着蜜蜂的嗡嗡嘤嘤,一曲叮咚成趣的春之乐章便自然奏响。
“苏州园林着眼于画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总是一幅完整的画。”在这里,我找到了印证。白墙前的几杆竹子,窗外的两株芭蕉,亭后的一棵红枫,阶边的几块石头,青石板间的一带苔藓,屋檐下的几朵山茶,几案上的一盆杜鹃……每一处设计都那么和谐美观、精致耐看,每一种植物都绝不敷衍地展示自己的魅力,让人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精妙构思和独特审美。
盆景园里,一棵四百年的木瓜树撑起一片浓荫,形态各异的松柏盆景,再现文人雅趣,每一盆都是一幅活的画,扭动的身姿,不屈的裂纹,茂密的枝叶,那枝枝桠桠都是画的内涵,那叶叶相生都是画的灵魂。还有那“井上添花”设计,还有那五棵木香蓬勃而生的花亭,还有那紫藤缠络的长廊,还有那堆叠自然的假山石……哪一处都是景,每一处都是画。
“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造型千变万化,似乎在刻意避免雷同。一座亭子,可以一边是圆形门,一边是方形门。这座建筑是方形门,相邻建筑便一定设计成瓶形门。最惊奇的发现是,整座园子几百扇窗户,却很难找到相同造型的两扇。花墙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增加层次,增加美感。花墙上的镂空窗,形态各异,美不胜收,蝴蝶造型、牡丹造型、回纹造型、几何造型,镶嵌其上,与窗外美景相映成趣。
再看湖水之上的一座座小桥,时而板桥迂回其上,时而铁桥连缀其中,时而木桥横跨,时而廊桥逶迤,时而拱桥如虹……江南水乡风情在这一池水、几座桥之间洋溢而出。就连那屋上的瓦片造型都是设计各异的。蝙蝠、石榴、万字、福字、仙鹤……争奇斗艳,千姿万状,美不胜收。
你一定跟我一样,惊奇于地面设计的精巧。不同颜色的石头,在这里归类排队,就变化成了千万种造型。葫芦造型、仙鹤造型、中国结造型、花瓶造型、蒲扇造型……方形砖、圆形转、卵石砖……地面如同画布,在设计者的手中,他们成了造美的色彩,成了完美的搭配,与周围的建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轻挽发髻,头簪珠花,身着汉服,手执团扇,飘动着裙裾行走其中的年轻女子,恍惚间带我们梦回古之江南。一园易多主,五百年沧桑,富贵荣华,转眼云烟,只有这山这水,这石这树,这屋这路,默默守候,静静等待。浮华而过,洗净铅华,苏州园林如脱水而出的芙蓉,美得纯粹。
拙于政事,心在山水,徜徉自然,守得初心。拙政园里,探景寻美,这一场美丽遇见,洗去冗繁,沉淀雅致,定会在未来指引内心所求,觅得宁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