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我愣怔了一个瞬间,一种狂喜在心底炸开:这意味着,我有希望可以在同年九月,和我顺利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们,一起开学了!
那个时候我满心都是希望,是“可能性”;我似乎并没有考虑过,这个过程中的艰难,也没有去不了这样的结果。
事后,我和别的亲朋好友说:反正先试试嘛,即使九月去不上,一月的时候第二次考试、面签,也肯定要比直接选择一月去要好啊。这就像是有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压力会小一点一样。
一些懂行情的朋友提醒我:但是第二次面签,面签官可能会刻意提高难度,加快语速,来为难人。最好还是一次性通过。
我就说:没事的,我先试试,再说事情随时都在变,也许我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好工作了呢,或者改变了主意也不一定。毕竟学习还是要有紧凑感,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潜能啊。
然而,我心里想的并不是试一试,我想的是一举成功。
人们说决心上路才是最难的一步,上了路之后,剩下的只是跋涉。
我觉得这话说的对。
定下来以后,我在北京抱了法语班。林林总总的辅导班不少,我却没太花时间在思考哪个地方教的好这个问题上。因为,不管是哪个辅导班,就算是强化密集培训,在我需要考试、面签之前,都上不完应该上的课。我需要的就是一个环境,需要“师傅领进门”;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修炼。如果想保证计划顺利,我必须做到超越班上的所有人,最好在途中,再跳个班,向上换一级。
最终我按最早开课时间,确定了法语培训班。
这个机构在五道口,以法语出名,也有德语部。刚开始咨询的时候,行政人员亲切友好的简直不像话。我那时还不明白大多数机构都是要你报名掏钱的时候,顾客至上,一切好商量;而等你报名之后,再谈点什么,就“脸难看,事难办了”。不过我依然感谢这里,因为无论行政部分有多么坑爹气人,但是老师还是不错。我们一周上五天,周一到周五,每天一上午。一天中教,一天外教。
同学不算多,最多的时候也控制在十五人一下,开始人们去的勤快,后来渐渐变成七八个人,五六个人。再后来,还有同学从这个难度的班,往下调整到难度更小的班,重新上。在学习的道路上,狂奔猛进的人有,但我见过更多的人,都是半途而废。
我去上课的时候,已经开班一周多了,语音部分已经学完。我和那时还算亲切友好的行政人员商量完,插入了这个班。他帮我找了老师,下午集中两天,帮我和另一个来插班的同学,补习语音部分。
我还记得我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的情景。
我习惯早去一会儿,那时班里也没几个人,想去读研的和高考后想直接去读本科的年轻人最多,也有因为工作关系,要去非洲的一位男士,大约三十多岁;还有一个伯伯是研究金矿的,也是要去工作,五六十岁的样子。我感到一切都很新奇。老师过去在北二外教书,朝鲜族,长得挺帅的,教得也不错。
唯一不喜欢的就是氛围,因为大家都是零起点,才开始学,也没具体想好什么时候才去那边留学。甚至有的人还没签中介,就是想学着。除了要去工作的那两位,大家好像都不特别走心,整个节奏莫名地慢吞吞的。虽然有不少人,是住着这个培训机构签下来的房子改的宿舍,但是那个状态可不是在强化培训,而是在过日子。
我无意责备大家慢慢学习好好打基础的节奏,问题出在我自己的心态。我是最心急火燎的那一个。好笑的是,当别人问起我的计划,我也只好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说,我想九月试一试,不行再说慢慢来。
但值得一提的是,不像是咨询中介那时被嘲笑我的计划不切实际,同学们都很正能量,所有的人都对我说加油,甚至还有的人和:“ 我说我觉得你很认真,我相信你可以。”
法语学习的日子,开始了。
补完语音,我开始按自己之前的思路,双线作战:上午在培训机构和大家一起上课,下午自学。
我们用的教材是一本法国引进的书,除此之外,我在书店又买了一套走进法国。开始的时候只是自学,后来听从同学的建议,买了一个盗版的沪江网校,跟着听。
那时我什么都不会,在班里还属于差的水平。由于双线作战,帅帅的老师布置记忆动词变位啊之类的作业,我老是完成不了。有一次上课被提问,我答得一塌糊涂,他在班上狠狠训了我一顿,说得我从开始的委屈沉默,到后来都大声反驳。
现在我可以用调侃的语气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啊,你又不懂我的处境,为什么要说我!
后来冷静下来,我觉得老师说的也对,没完成作业是我的问题,我只有更努力。我本来的初衷是在这个培训班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如果连老师的要求都达不到,又怎么能以这个班的水平做自己的下限呢?
随着时间的过去,情况一点点好起来,老师再没有凶我了,反而总是叫我翻译东西之后夸奖我。甚至于7月初我停课之后,我还听另一个班的同学讲,老师有在那个班夸我。
你的努力,先让自己看见。
自己看见,别人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