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些时同名电视剧火过一阵,也知道因为作者看过鲁迅《伤逝》,角色名字取自把后者也看过了。断断续续地考完了《我的前半生》。
想说明什么主题呢?这本小说没给我很多感慨,反而觉得言情小说的立意总是老套,不管怎么突显女性自主,独立,才华横溢,还是要依附一个男人,生命才得以完整。
世上总要有个男人,不早不晚,不急不徐,让书中各女子碰到。
有的前半生努力工作,后半生与爱人携手归隐,如唐晶,有的十年平淡主妇路,半途被三打断,自由了几年,更加从容漂亮,还有一个更好的归宿的女主。
女主离过婚了,反而有了重生的机会。更懂珍惜婚姻,也知晓怎样的男人更适合自己。
书中借一个未出场的人言,提到:每个人都应该结两次婚。一次在很年轻的时候,另一次在中年。年少时不结一次,中年那次就不学乖,天下没有不努力而美满的婚姻。
算说笑,既夸张又有点道理。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二次结婚的机会来弥补缺憾,该懂得的,现在就该懂得。
电视剧热播的时候,未曾看过。但知道一些角色,马伊琍扮演的子君,袁泉的唐晶,大头扮演的涓生,还有靳东扮演的那个角色。
电视剧三观忒不正,把小三描写得很有心机,然后子君竟然撬走了闺蜜的男朋友。虽然经常听闻“防火防盗防闺蜜”,自身未经历这一体验,实在感觉非常不堪,男女角色都很不堪。
相对书中写得高级,唐晶一边帮忙,也一边毒舌挖苦子君,找到意中人时,直到同居都还瞒着闺蜜。
这才让人感觉很现实,很精明,符合唐晶书中一贯的精致,炼达的形象,毕竟她十几年的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不管从哪个角度都不会都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娇滴滴的女主撬了墙角。
书中的前夫也很有道义,并没有雪上加霜,对前妻还是相对照顾。一个虽会赚钱但内心平凡善良的男子还是匹配不上充分发挥自我的女主,认识别的女人,又兼顾了物质上充分照顾子女,让女主洒洒脱脱重遇新春制造了充分必要条件,呵呵。
再怎么沦落,也不能随便找个男人将就。子君离婚两年,虽然身边不时有蜂啊蝶的,唐晶反对,子君也拎得很清。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
结尾还是显得草率,一直有点才看清社会现实的惶恐,看清楚人人背后有张脸的后怕,虽然能够离婚后没有别人想象的摇尾乞怜和要死要活的自杀,那也是凭着女主还是有些许的才华撑着。
在研究生都一大堆的今日,人老珠黄的本科中年女子哪还有那么多资本去挑挑选选,去学泥塑还能顺便踏去高级一点的社交圈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水平,即使真有点天赋,还得有多大的机遇啊,要知道怀才不遇的艺术家多了去了。
转眼间悬崖边的摇摇欲坠被一个未婚才俊翟君挽救,年龄相仿,爱好相通,不多话,不问前尘,只跟你共现在。所有的不安都有了落点,因为失去过,所以更懂得珍惜。
言情小说还是给女孩子们看的童话,依葫芦画圈在那个时候的香港和现在的内地都是行不通的。
但是以下几点我们可以看到:
1.独立自主的女性最美丽,要有自己的经济能力,才能得到足够尊重。
2.婚姻需要经营,不是只过好日子就可以的。
3.只要愿意等待,总有个合适的人出现,不早不晚,只要你当时的条件足够弹性。
4.话说回来,成就最好的自己不一定是要依仗一份男人的情感,女人自身的独立自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