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宅在家里一月有余了,仔细琢磨,朋友圈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化着。
记得在大年初几的时候,大家都在发“今年过年不来拜年了”之类的内容,然后就是“闲的数米、闲的卖馍”之类的内容。
这几天,朋友圈又开始一窝蜂地发美食了。先是一个朋友发了一个自制的面疙瘩,接着又有一个朋友发了一笼自己包的包子。
接着,儿子的一个同学家长发了一个自己烙的饼,说是全程都是孩子自己做的,家长没有帮忙。
看着那淡黄色的图片,真的让人感觉在那一瞬间,口水都分泌的快些,想想自己的厨艺,无地自容,竟然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这组图片被我儿子看到了,他马上来了兴致,晚上十点了,非要自己烙饼吃,他说他的肚子饿了。
再怎么说,总不能让他饿着肚子睡觉吧?没办法,穿好衣服下床,和面,给他烙饼子!说实话,他还没有自己烙过饼,我的手艺也不咋地。
不过,儿子的学习态度值得嘉奖,全程他都探着脑袋,认真地看着,生怕遗漏了一个细节。
看着我烙出来的饼,儿子有些失望地说:“你的手艺真的不咋地。”害得我独自惆怅了好久。
第二天中午,儿子又说他要吃饼,还要自己烙。因为昨天的作品实在是不佳,今天,他取消了我的主导地位,要求我只能给他打下手。
舀面粉,加水,放调料,和面,一系列的动作有模有样,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面和好后,洗锅,开火,倒油,那派头,很像一名大厨师。
他泯着嘴,嘴角有些微微地上扬。这一系列的操作都太顺了,顺得让他自己都有些出乎意料,他忍不住有些得意,和我昨天的怂样相比,他今天强多了。
看到油热了,他端起面盆,把和好的面往锅里赶。面太粘了,糊得盆子上、锅铲上、筷子上到处都是。
好不容易把面盆和筷子刮干净,锅底已经冒青烟了。我伸手把火打到最小,儿子恼怒地看了我一眼,说:“干什么?”
“快点翻!我觉得要糊了!”我憋着笑,很谦虚地说。
儿子也看到了那冒出来的青烟,没有说话,默默地把那一大坨面团翻了过来,面饼黑着一张脸,望着我们憨憨地笑着。
我再也憋不住了,笑了起来。儿子看了我一眼,说:“笑什么笑?你昨天不是也炕糊了吗?”说完,用锅铲在那面团上使劲地压,把它压薄,然后又翻过来继续压……
他觉得火太小了,又把火打大了一点。他又说我站在那里挡到他了,要我去看电视,等下请我和他老爸吃饼。
好吧,随他吧。我在客厅才坐了一会儿,他的饼就端出来了,黑乎乎的,为了掩盖那些黑色,他还淋了好多番茄酱。
“这能吃吗?”老公问他。
“能吃啊!”儿子拿起一块塞进嘴里,说,“味道还不错!”
心疼他那小胃,炕糊的饼子被我和老公抢着吃完了。结果他说他没吃饱,要再烙一个。
老公看着他,沉吟片刻,说:“这次火小一点。”
接下来的两天,他不断的做饼,我们不断地给他消化饼。直到有一天,他说:“妈,面粉没了,你明天别忘了买面粉。”
哦,我知道了,我真的好想好好吃顿饭呀!
昨天,他的姑妈又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十一岁的表姐蒸了一个卡通人物的馒头,黑黑的眼睛,棕色的头发,白白的脸。
他说,他一定能蒸出和她一样的馒头!
哎呀!我的面粉!我的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