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感】豪爽的家长,任性的学生,无助的老师

清晰地记得,上周五下午,四班的两位妈妈在办公室里说的话:

孩子交给你了,你该打就打。

我当然也忘不了,那位爸爸跟我说的话:

你咋不揍他一顿呢?他(学习)滑得狠,俺可得能上太中一中。

家长们真的很豪爽,话说得也够漂亮。他们对待小孩的管理主要信一个“打”字。但他们却不舍得打,或狠不下心来去打。

且不说有师德,有制度管着,根据我教学24年来的实践来看:没有一个学生,是老师把他打好的。我们学校还是有几个严厉的老师的,他们打学生,不谓不狠,耳掴子,尺棍子都用过,但被打的学生呢,还是涛声依旧。甚至有些学生更糟糕,刚开始只是学弱,被打多了渐渐成於为学渣,甚至直接辍学了。

当然多数家长话说得漂亮,但万一哪个老师不小心打出伤害来,漂亮话就变脸了,到那时老师可能要赔礼道歉,甚至可能受处分。

所以我可以透过这些话,看到部分家长的没有明说的意思:

该打打,但你打要给个理由,打伤了、坏了,总得支付些补偿吧。

家长把小孩往学校一送,该干嘛干嘛,真有正经事做做也无妨,但那些无聊的家长打麻将,玩纸牌,钓鱼遛狗遛鸟喝酒听曲,潇洒得跟神仙似的,最关键的还或多或少地让孩子知道。这就是问题,小孩会怎么想:

我辛辛苦苦学习,您怪得劲哩。

我辛苦考大学干嘛,跟我父母一样不也潇洒似神仙?

小孩一旦有了这样的认识,谁也教不好了。因为他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所以,孩子的教育看起来在学校,但根却在家里。根上不解决,学校教育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一个学生总是迟到,有多大的原因在班主任、老师身上?

一个学生家庭作业老是敷衍了事,甚至拖拉,老师有多大责任?

一个学生到教室就趴桌子上睡觉,老师叫一次两次,还是执迷不悟,老师需负多大责任?

任性的学生多得是,老师的教育真的不是万能的。

所以家长们在豪爽之外,也想想孩子不学习或不好好学习,有没有自己的原因,自己身上的毛病是否被小孩复制了?可否跟孩子推心置腹地谈谈,商量出一个可以约束双方的规则来改变现状,而不是完全寄希望于老师。

所以校领导们,在督促监督老师们工作之余,可不可以先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给老师们做一个榜样,给老师们创造一个可以舒心工作的软环境。可不可以和老师们携手面对学生的问题,寻方法找路子,而不是仅仅压担子,摆脸子。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是真的尽力了,我们也无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