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

1901年李鸿章死后不久,梁启超写了《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又名《李鸿章》),这是最早的李鸿章传记。


梁启超的如椽巨笔,当然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能作高山仰止状的。书中精彩之论几乎是琳琅满目、唾手可得。


如在《序例》中,作者写道:“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代史之笔力行之。”寥寥数语,即为本书框定了历史方位。

如同在在《序例》中,作者为表明作传之客观公正之心,特为说道:“合肥之负谤于中国甚矣。著者与彼,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必非有心为之作冤词也。故书中多为解免之言,颇有与俗论异同者,盖作史必当以公平之心行之。”这番诛心之论,真可作为当下众多点评历史人物之作的照妖镜。

如第一章《绪论》中,作者开篇即写道:“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此一句精要之言,胜过百句平庸之语。

如同为第一章《绪论》中,作者叹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一敬一惜一悲之间,一部中国近代史已然呼之欲出。

如在本书结尾时评价李鸿章时说道:“然则李鸿章果何等之人物乎?吾欲以两言论断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本书的另一大看点,当是作者纵观宇内、高瞻远瞩的卓越见识。

如在第一章《绪论》中,作者说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虽然,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时势所造之英雄,寻常英雄也。天下之大,古今之久,何在而无时势?故读一部二十四史,如李鸿章其人之英雄者,车载斗量焉。若夫造时势之英雄,则阅千载而未一遇也。此吾中国历史,所以陈陈相因,而终不能放一异彩以震耀世界也。吾著此书,而感不绝于心矣。” 感不绝于心,更有憾难出于口。

如在第六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作者由李鸿章之际遇而感慨民智不开,说道:“要而论之,李鸿章不失为一有名之英雄,所最不幸者,以举国之大,而无所谓无名之英雄,以立乎其后,故一跃而不能起也。吾于李侯之遇,有余悲焉耳。”没有众多无名英雄紧随其后,个别有名英雄终究不过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英雄。

匆匆一读,不过是一些挂一漏万的体会。不过有一点感受却是愈加清晰的,即名家就是名家,读一本名家之作胜过读百本浅薄之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于很多家境富裕的人来说,买车买房不到眨眼间就可以实现。而我用了5年,才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我的金钱都...
    94a46b20424c阅读 258评论 0 1
  • 我拿多数人不会关注的物象来构筑不那么热闹的审美的一个例子是,我拿周围人不会听的声音来抵抗我不喜欢的声音。
    乞力马扎罗的咸鱼阅读 399评论 0 1
  • 本文章转载于搜狗测试 首先 什么是测试数据? 测试数据是为手动测试脚本中的变量提供现实数据值的相关数据记录的集合。...
    夜境阅读 2,731评论 0 0
  • 1.在工作的过程中每天不断地坚持写作,写作是可以产生复利效应的好方法,读书和写作是对于无继承资产的普通人,产生复利...
    学习与成长杜彦龙阅读 1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