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感悟

1、婚姻生活就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你心中始终认为有多有少、有吃亏、有占便宜,有需要被理解,有需要被关心,这些才是婚姻产生问题的更主要的原因。你只能解决了你内心深处的问题,明白你在婚姻里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且怎么通过爱来解决这些事情,才可以穿墙。

2、分成的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

3、月晕阶段。

      真爱是来自于对童年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的追求。

      童年的追求是两个方面:归属感(通过被爱而自我承认)、价值感(通过被重视而自我承认,体现重要性)。

      如果在童年的阶段这个还没有得到归属感以及价值感的话,他会在周边的环境中一直寻找这样的感觉。

      以上是童年的经历和寻求伴侣之间的关系。

     如果双方都因为以上的原因而去这样寻找另一半,那么,他们会伪装自己拥有这样的特质,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在某方面的这种缺陷而去寻找对象。

4、幻灭阶段。 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门。期望的目的是自我满足,是一种对外界的索取,索取是因为内心缺失,这种缺失会使我们觉得世界没有爱,没有感受到爱的人会觉得冰冷,被遗弃,陷入绝望。

     因此在孩子的童年阶段,我们要帮助孩子解读成长中的困扰,好多事情他们可以感知,但是不能正确的解读。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生存的层面,每个人都可以不必然通过别人的爱来生存下来,这不是生存充分 不必要条件,佛祖讲这个叫:本自具足。

     学会放手,放下期待,内观自省,才能不期望,不会认为没有爱,才能不陷入绝望。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会有四种偏差,这些偏差在幻灭阶段会表现出来。

     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暴自弃。(可以分析这四种偏差与归属感缺失、价值感缺失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用生气来解决问题呢?

     第一、心碎的感觉,需要麻痹心中的痛,愤怒会带来力量感,会觉得这是别人的错,不是自己的错,这个时候会忽略对自我内心的审视,你不需要面对自己心中曾经受过的伤害。 

    第二、让对方产生罪恶感从而控制对方,给对方压力,期望对方变好。

    第三、生气会让自己感觉自己是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自我认同,小时候你没有得到这个认同,你在小时候无法反抗自己的父母。

   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选择?选择快乐生活?还是选择自己认为对呢?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内心重新面对童年时候的缺失和伤害。

吵架的常见三种处理方式: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最好的方法是:最近的距离是面对那份伤痛,用爱回应伤痛。


婚姻中的三种角色:

受害者:一切归于外因,认为是由其他人带来的不幸。

迫害者:内心产生了大量的愤怒。不断的给别人施压。

拯救者:想办法解决问题。


5、内省。无条件的爱。

6、启示。

获得启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