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了解亲密关系 让爱在生命中生根
--《亲密关系》读后感
说到亲密关系,很多人强调那是两个大家庭的事,因为牵扯太多;也有人说不过是两个人的事,只要当事人双方掰扯明白了就可以了,各自去搞定自己的家庭;然而,事实上亲密关系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修行,无论是伴侣、孩子还是父母,不过是这条路上陪你同行一段时间人,有的时间长些,有的短些,那个唯一可以一路同行的人,只有自己。
与他人关系中的冲突,都是你个人修行的道场,让你能够更加认识自己,得到生命体验的丰富,拥有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你不走进矛盾和冲突,就永远修不到一些东西。而且,你在不同的层次水平,所吸引来的伴侣必然也会不同。修行的路上悲欣交集,且路的尽头定有礼物。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
“除非我能对亲密关系中的所有事情百分之百的负责,否则我永远不可能快乐。”--克里斯多福孟
外边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张德芬
为什么要建立亲密关系?
珍·尼尔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提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种需求,如果在童年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人会终其一生,继续寻求对这两大需求的满足。然而,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缺失,正是因为有需求,才会要在这世上修炼自己,才会想要进入关系当中。亲密关系的建立,就是两个人在寻找内心需求的满足,想要对方来填补或者治愈自己欠缺的那一部分(事实上只有自己能够填补)。
而且健康的亲密关系,一方面能够释放一个人内心成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健康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人在健康的关系中,拥有力量、资源和安全感,足以让自己变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一个独立完整的人,首先,不会因恐惧而依附别人,发自内心的自信,遵从生命的本能,获得成长,人生的体验得到极大的丰富(价值感);其次,不会因自我怀疑而排斥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连接,从而有机会再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滋养,长期拥有内心的满足,对抗孤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归属感)。
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热恋期(月晕现象)
一开始相互吸引,然后一步步发展出浪漫的火花,坠入情网。
关于吸引:人在交往初期,为了吸引到有某种特定品质的人,会先假装自己是这种人(热恋期存在一定的伪装),为了获得对方的关注,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对方,这种展现需要极大的精力和耐力,精神的高度兴奋甚至是狂热的状态(所以有人称热恋阶段是正常的不正常阶段),但人的身心是受不了这种长期狂热的状态的,所以热恋期,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关系相对稳定之后,会慢慢降温,为了生存发展等问题,精力和注意力也会适当的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工作)。
【吸引力从何而来?】
1 对他人的奖赏(直接:交际的愉悦;间接:人际关系的潜在利益)①距离 ②曝光效率-增加接触 ③相似或相像
2 自我的需求(相似度 共同点,人愿意跟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3 平衡(吸引与接纳,人更倾向于喜欢我们的人)
关于浪漫的月晕现象:月亮只是反射了太阳光而有了光亮,浪漫却偏执的认为那是月亮的光芒,同样的,浪漫主义者错误的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专门为我创造的伴侣,Ta的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打开我的心房,让我体验到真爱,只要找到,就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人们开始和维护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本质上就是:价值感和归属感),也就是说亲密关系不是单纯的爱一个人而开始,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追求或者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支持、了解、接受、赞赏、抚摸、相拥而眠……
第二阶段争吵期(幻灭期)
人一旦坠入情网,难免会有高的期望,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梦想幻灭后,人会怀疑亲密关系的真正价值,因无知而恐惧。所以说在亲密关系当中,过高的期望和对亲密关系本质和发展阶段的无知,会导致亲密关系在这个阶段,冲突不断。
一、期望(亲密关系的预期)
越了解人性,就越不会太过执着。亲密关系不是为了求同,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不是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任何改变都是从改变思维开始的)。
1 把自己的大脑搞定比你搞定对方的大脑,更加真实也更加专业。人对伴侣的错误预期,在于希望遇到一个命中注定,找到便一劳永逸(那些以为只要靠主观努力,就能做到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不信可以一直捏自己脸直到感觉不到疼,或者一直吃自己喜欢的一种食物直到吃到吐),找到一个人相处下来,发现与自己的想象不同,就想着法子把对方改造成梦中情人的样子,一心想着对方“应该”怎么做,对对方这个“真实存在“”的人却视而不见,当不能把对方当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对待的时,双方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恐惧当中。
2 好的亲密关系,除了改变自己,更多的主要是看运气(听起来很无奈),因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1)不要妄图改变任何人,两个人无论是成长背景、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经历、都不会相同,所以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方式和思维必然也不会相同,哪怕是从小在同一个环境中长大的人,引起性格不同,也会不同的思维方式。
(2)运气这个事,不是随时都有的,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一年365天中,只有6-15天,两个人相互之间的沟通会变的毫无障碍。在日常中,遇到实在无法沟通的事情,也不必苦恼。这次不行,那就下次,说不定就遇到那6-15天好运气,问题自然解决。
二、关于无知
对人性的无知,对人与人差异的无知,对亲密关系不同阶段关系状态的无知。
1 在关系中产生冲突是必然,因为他不是你; 2不用期待你努力就一定会有回应;3 人性本如此,接纳自己和别人不同的三观和思维方式。
行为偏差
当个体的需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以下四种偏差行为,目的是控制伴侣,避免幻灭,当对方不满足我们的需求时,耍些小我的手段,来让他们满足我的需求。
1 引起注意—情绪。情绪的爆发和发泄(更重要的是没说出的话。很多人表达不出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会发泄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看到情绪背后的意义。)
2 权利斗争—愤怒。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凸显自己的重要性(价值感)。(为了避免面对童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碎的痛苦(内心潜意识的痛苦),而表现出愤怒,麻痹自己的感受,牺牲对方来保护自己,同时让对方产生负罪感,来达成自己的需求。)
3 报复心理—可以伤害对方,减轻自己的痛苦。知道对方与自己一样痛苦,心里会好受些。
4 自我放逐—强烈的沮丧感,会让你觉得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与其继续面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恐惧,不如死去—结束。(内省期-无形的墙,自我放弃)
权利斗争中,愤怒(冲突)的三种表达方式: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以此来控制对方,逼对方为自己负责。)
1 攻击:公开、明显表示愤怒。批评,指责,归罪,威胁,肢体攻击,下最后通牒或言语中伤等。
2 情绪抽离:沉默 冷战
3 被动攻击:装作无辜的受害者,让对方觉得自己像个坏人。
如何破除愤怒?
1 放下立场-争吵需要两个人参与,要解决争执却只要一个人就够了。
(1)放弃死磕:红蓝帽子的实验,说明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放下自己的立场,从对方的角度来看看,权利争斗瞬间消失。这里所说的放下立场,是完全放下自己的立场,不带任何期待,对自己百分之百负全责,不要求应该用某种方式回应自己。因为即便是要求放下立场,双方各让一步,都包含了期待,都仍然会存在争斗和牺牲(我都为你做出了这样的让步,你还不感恩的也让一步?)
(2)双方都快乐:想象一个天平,一方写着“我是对的”,另一方写着“我们都快乐”,你会如何选择?
2 尝试接受
(1)识别问题的本质:
控制愤怒的第一部是识别,问两个问题:1现在发生了什么,我(你)的感受是怎样? 2 发生这件事情,是否让我(你)回想起往事? 通过提问,来引导自己接受愤怒的情绪,面对自己或对方内心最深处的伤痛,觉察自己的心路历程。用同理心进行倾听,不要有“你应该(我应该)”这种期待。
书中有效沟通的八大纲要问题:1 我想要什么 2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 3 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4 我或我的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5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6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7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8 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2)正视自己的问题(觉察)。
情绪和伤痛在难以承受时,会被压抑到潜意识,并且在之后的类似场景,再次爆发,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情绪和伤痛不会凭空消失,逃避、压抑、防御只会让问题越积累越多(老实孩子作大业),除非你看见它,正视或者觉察是治愈的开始,所以要开放勇敢的表达自己(不带评价的观察,尽量客观的陈述事实)。
在亲密关系中开放自己,对自己百分之百的负责,把自己要表达的说出来,即便对方会不开心或者不买单(不带期待的表达,今天表达了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也不必烦恼,明天再表达,或许会赶上6-15天的好运气,而不是因一时被拒绝,就灰心丧气绝口不提,别人也无法猜到你究竟想要怎样,难道让别人猜?),也要尽本分的表达自己,而不是害怕不被接受而闭口不言,选择自己长期的固定行为模式(逃避 压抑 或防御)去处理。承认自己的情绪和伤痛,就是疗愈,表达出自己生命的攻击性,生命才会更有力量。
(3)找到对方的优点
第三阶段 无形的墙-内省期
绝大多数亲密关系都会让人多多少少有失败的感觉,两人之间的交谈也许缺乏生气,没有益处,就算是能够诚心沟通的人也一样。亲密关系发展到内省期的标志就是,因为失败和无力感而想要放弃。很多亲密关系发展到这个阶段就结束了。
并不是说,不允许亲密关系的结束,当你遇到德行有问题的伴侣(酗酒,赌博,公然包养小三,或强硬态度分手),结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你需要换一个人来一起修炼亲密关系这一课题。如果选择继续,就尝试把问题当做生命的礼物,借此来了解更真实的自己。
在这一阶段,面对无形中的墙,沟通也似乎没有效果,生活可能会变得十分艰难,失望,挫折,倦怠感席卷而来,亲密关系停滞不前,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开始内省—寻找灵魂。
无形的墙—受害者牢笼
1 受害者—害怕再次受到不平等待遇,被处罚及其他形式的牺牲。
2 迫害者—只要找个人来怪罪,就可以不被惩罚,至少可躲一下。
3 拯救者—努力让我们处在没有痛苦也没有问题的理想境界(想办法解决问题,却常常忽略问题的本质)
牢笼产生的原因:
1家庭的死忠
① 潜意识的复制父母的行为
②做符合家人要求的事
2 牺牲心态
① 一切为负担,劳苦功高的牺牲者状态,而不是为爱享受为家庭服务的享受者
② 牺牲者造就 放纵者,钟摆效应。除非你停止牺牲,否则是没有办法改变你的伴侣。虽然弥补伴侣的放纵不是你的职责,但对方的放纵行为确实是你的责任,你有能力对伴侣行为作出响应,而不是采取牺牲的方式。如果你扮演牺牲者,就会吸引别人来扮演放纵者。(案例在每一段关系中都遭受家暴的女人)
③ 牺牲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心态:牺牲者VS真诚的付出者
你一生做出的牺牲,都是为了埋伏在你心中的“坏人”而做补偿。
牺牲者—折磨者—坏人—情绪—感觉(空虚)--本质(灵魂):
劳苦功高的牺牲者(洗碗,厌恶洗碗,内心愤恨,想改变却改变不了的挫折感)--严苛维持纪律的折磨者(以羞耻感、处罚威胁及排斥为手段的信念,这种不合理的罪恶感,要求一个家庭主妇必须做出牺牲,就像母亲那样才是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坏人(每次洗完就心存怨念,吵架争论,整个家庭都是不安和愤恨的气氛)--情绪(在牺牲者与折磨者的斗争中,一边愤恨,一边罪恶感,这种情绪的体验)---感觉(在矛盾中开始探索真正的自己,产生很深的寂寞感,原来在他的原始家庭中,不洗碗就不配做一个好主妇,就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和谐—然而这一信念并不适用与新的家庭)--灵魂(平静的接受自己,跟伴侣或新家人有效沟通对洗碗这件事的看法)--真诚的付出或表达(因为爱而享受为家庭服务,或者请别人来刷碗,买个洗碗机等,内心是喜悦和自我接纳的)
3 依附心态
童年因害怕自己不够好不被人爱,为失去归属感而痛苦时,会放弃一大部分自己,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你认为父母会喜欢的样子,而发展出不真实的结合关系,这就是依附(自我束缚)。在你和你所依赖的人相处之后,你会发现,你有时候会做出对自己并没有益处或让你自己讨厌的事情。但你又不敢改变,因为害怕(自认为)会被排斥。
在亲密关系中,做真正的自己,需要勇气和信任,开放勇敢的尽本分表达真实的自己,可能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而这些反应有时不怎么令人愉快,对方不开心或者不买账,不要害怕,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越来越接近真理,重获力量。这时你可以再次选择和伴侣在一起,,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需求,而是因为了解到这是正确的选择。
4投射--阴影人物
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怎么评论别人,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我攻击别人的缺点,正式我在潜意识里攻击自己的缺点。“阴影人物”所具备的某些负面特质,是你拒绝承认自己拥有的特质,你甚至会完全否认有这些特质的存在。
幻灭阶段,你看到这个阴影人物,并把它投射到你的伴侣身上,令你难以忍受。自问:“如果这个人是你呢?如果你讨厌的那个人,其实是你的一部分呢,会不会是因为你一直不愿承认自己有这些糟糕的特质,所以你就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表现出这些特质来呢?”
用以下练习,让自己与阴影人物整合:①这个人有哪些(内在)特质让你受不了?(是什么信念或感觉造成这种特质)② 回答完以上为题,请你在自己身上找出相同的信念或感觉,尽力接受这一部分的自己。完全的拥有它。(你的阴影是你的镜像,行为或许相反,动机则相同) ③ 一旦决定要接受你曾经拒绝的那一部分自己,你可能回觉得有点不自在。要承认你充满恨意的批判,其实都是针对自己,实在是不愉快的。不愉快的感觉是努力开始有效果的标志。要知道,真理往往是良药苦口的。④ 现在说出你欣赏阴影人物的哪些地方。如果你欣赏别人的优点,你就有可能察觉,自己其实也拥有这项优点。 ⑤ 回到步骤①。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你感觉和对方较亲近。
这个过程越有挑战性,就越有价值。因为一旦你把阴影人物整合为自己的一部分,你曾经拒绝了的天赋就又回到你身上了。这样,你就重启了通往灵魂之门。
5 性罪恶感
对性的罪恶感,会阻碍你的性能量的流动。如果童年所受创伤与性有关,你就会对自己的性欲有强烈的罪恶感和羞耻感,这个问题就会在亲密关系中浮现。如果想要疗伤,你就应该跟伴侣开诚布公的讨论你的恐惧,感受,幻想和秘密。当你的性能量得以舒展开来,并向上伸展的时候,你的整个身体都会成为爱的工具,而这也是它原本就该有的身份。
既然爱永远不会消失,性能量自然也不会。
6竞争
造成竞争的根源是“不足”—也就是相信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分给每个人,所以你要打败其他竞争者才能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并想要以此来证明自己比较特别。当你把竞争带入到亲密关系之后,你那想要当特别的人的欲望,加上害怕被离弃的恐惧,会让你和你伴侣不断的较劲,而无法发现自己的天分和目标。沉迷于竞争资源,而放弃看到更多的更无限的资源的可能。
竞争和许多负面的经验都会扯上关系,如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嫉妒,比较,希望对方失败,批评,嘲笑,贬低对方,给对方洗脑,说谎,需求,恐惧,权利斗争,扯对方后腿,以及骄傲,阻止伴侣的成长,把彼此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时空里,不肯成长。
真理是安静的,只有平静的心才能听到,竞争存在,你的心就永远无法平静。想要结束竞争,就必须承认我们的竞争心态,面对自己的羞耻心和罪恶感。停止了竞争,才能看到更大的机会和更无限的资源,根本不需要竞争,能够为对方的成长而鼓掌,同时自己也会不断的成长。
7死亡的诱惑
内省阶段,面对无力改变的现实,你觉得亲密关系让你难以承受,因为希望所有的事情赶快结束。如果你做出选择的动机是恐惧,愤怒或是恨意,你就必须了解,这些感觉是在带你往死路上走。这时,你要察觉到让你亲密关系陷入僵局,阻碍前行的力量是小我的秘密—以怀疑为手段的阴谋---小我为了阻止你了解真正的自己,设计出的一项奸诈的大阴谋,阻挠你,不让你了解自己是多有天赋的人。
8 怀疑的阴谋—本质(怀疑VS信任)
①怀疑的心理一直存在你心中 ②在你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时,怀疑的声音会变的强大 ③怀疑的心理会把你过去的创伤投射至你的未来 ④ 怀疑的心理是小我用来维持你的自我局限观念的工具,它会让你无法了解真正的自己⑤怀疑的声音会用实际的事物来造就你的恐惧心理。⑥ 所有的怀疑都是对自己的怀疑 ⑦ 对自己的怀疑就像胶,让你和你对家庭的死忠观念粘的紧紧的。⑧ 如果像怀疑的声音屈服,这就表示你不再相信生命。⑨怀疑的心理会支持“不足”的想法,让你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所以不被爱,也不可能成功。⑩如果怀疑的心理能与爱整合在一起,它就能转变为明辨的态度。(怀疑变成了单纯的问问题,让你能够明察事物的本质,并做出最好的选择。)
穿墙原则:脱离牢笼之后的墙外生活,六大共同原则:
1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寻求心理帮助-高阶的自我】
只依赖旧有的知识,人永远没有办法成长—唯有吸收新知识才能成长。
2 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不带评价的观察】
你也许注意到了,每次妥善地解决问题之后,你都能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生活也就变得更丰富了,发现了自己的一项天赋。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问题不处理不会自行消失。
3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的投射【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默许的】
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这是因为你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对外在世界的投射,是对你自己的看法。这个烂摊子是我的一部分。
4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你的责任就是教会别人好好待你】
只有当你愿意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负责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选择的力量;对自己百分之百负责,是指不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自己的感受、情绪、需求等潜在的意识负责,当你把这人转嫁给别人事,你的人生选择权也就同时转移了。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实在没得选了的时候,就是你该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做到对自己负责了的时候,如果你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具有选择权,做出更加具有创造性的选择,而不是钻牛角尖,把自己逼到崩溃。
5 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探寻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
了解自己的过程,从问问题开始—探寻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问题:如这件事的事实是什么?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做?还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思考和礼物是什么?不仅要探寻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还要找到原有信念的弊端,并不断修正。
6 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真心相信自己的灵魂】
除非你愿意舍弃受害者牢笼(受害者迫害者 拯救者)带给你的不真实的安全感,转而寻求真理,不然你永远无法穿越墙壁。处在以往熟悉的牢笼中,害怕失去某些东西(假象),而不肯做出改变,或者觉得自己无力做出改变(没得选),看似复杂,但要得到自由很简单,只要诚恳的意向就行了,看见真理(真相),相信自己的灵魂和感受。
当你遇到瓶颈期,是离开还是留下?
用自己的心来确认这些想法是否成立。不要固执的认为,你应该跟目前的伴侣过一辈子,不解决问题,就是千古罪人,这样即便留下,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牺牲者。也不要认为马上离开换一个人,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请信任你的灵魂,它关心的不是离开或是留下,而是你所做的选择是否有助于你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如果维持目前的关系对你有所帮助,那么你的灵魂会支持你往这个方向走。如果离开时比较好的选择,你的灵魂也会引导你往那个方向走。不论去留,灵魂最关心的是让你了解真正的自己。如果你愿意顺从自己的心,你自然就会领悟到处理此段亲密关系的方法。
第四阶段启示阶段-爱意流动
即便到达了灵魂关系的神圣殿堂,仍旧会循环于各个阶段来学习更多的经验。启示的力量,能让人学习并成长。它会推动你从一个阶段到达下一个阶段;也会有“神迹显现”的好运气;更让你拥有选择的力量,不必听天由命。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可以走捷径,穿越“量子隧道”瞬间直达。
应该、必须 VS 允许、让它去吧
焦虑是对无常的抗拒,允许就是依据灵魂的本质去生活,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专心做事,所谓“无可无不可”“尽人事听天命”
量子隧道
宇宙折叠,一步之间走到爱,爱是一个动词。
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天地一沙鸥》
如何保持亲密关系?
1、有活力,有创造性的经营亲密关系
①练习瑜伽 ② 多读书,发现更多的可能 ③为亲密关系制造珍珠时刻 ④ 建立亲密关系的感情账户 ⑤生活当中的仪式感 ⑥沟通与边界
2、把对方当做一个平等独立的灵魂来理解和尊重。
你的伴侣是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
你的伴侣是一名老师,在你探索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
你的伴侣是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3、亲密关系中的单身力。
(1) 独立挣钱的能力而非经济独立
独立赚钱的能力包括 学习力 观察力 行动力,如果因为读书读的多,或者分析的太多而控制了行动和野心,这书,不读也罢。
(2)保持一定程度的真我,坦诚交流
感情一开始,为了讨好对方,变成一个伪装者,请保持真实的自我,而不是逼对方或自己一直戴着伪装的面具,或者在看到真面目之后的崩溃和失望。
(3)不要过度干涉对方的行为,忍不住那颗干涉的心 --再亲密的人,也要有界限感,有一个边界不被侵犯。划清问题的归属,不必替别人承担。
在没有你之前的几十年中,对方一样活的很好,所以随他的心去吧,不必过多的干涉。
(4)保持单身时候的社交圈
单身时候的社交圈,亲人,朋友,男人可以保持的很好,女人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圈子,把生活局限在100平的房子里。
(5)双方不定期做一个复盘,沟通与边界的建立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无论你身在何处,在学习去爱伴侣的过程中,你将学会如何去爱全人类。然后你与任何人的交流都会变成一种神圣的体验,让你愈来愈了解“爱”的计划。真正的了解亲密关系,并不是要求自己成为100分的好妻子(好丈夫),而是在关系中了解自己,让自己成长。所谓100分好妻子和好妈妈之类的,又变成一种虚妄(不能完成的期待),60分及格就好,婚姻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生还有更多值得体验的经历。
写这些的时候,总想着大而全的去完成,所以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还是迟迟交不上答卷,倒不如小而精,就一个小问题深入讨论,慢慢积累,汇总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