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彭小六老师学完知识管理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时间管理是硬伤,没有好的时间管理更遑论其他的个人管理。因此报名参加了Angie洛林老师的时间管理训练营。
9月4日开营大课之后,第一阶段混乱期开始。
9月5日我开始用aTimelogger记录自己的时间,第二天爬楼回听老师对于时间类型的解释,对自己前一天的时间开销进行回顾总结。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记录,也足以让我对自己的时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理出了自己对于时间类型的理解。
一、找到自己的常态时间
——知道哪些时间不可动
Angie老师给常态时间赋予的词是“稳定”。
在回顾时间记录之后,我找出了那些即使因为各种意外我也不会取消的事情,将之命名为“不可动”。
我的常态时间项目包括这些方面:睡觉、洗漱、用餐、工作、上班前准备、交通。
二、找到自己的暗时间
——知道哪些时间可以挤
Angie老师给暗时间赋予的词是“察觉”。
暗时间是指我们在无意识间流失的那些时间。
像我这样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人,暗时间出现的概率还蛮大的,比如在切换时间记录的时候的刷手机。
暗时间挤占了我的一部分常态时间,如果能够把这部分时间察觉出来并集中精力完成当下的事情,焦虑感会减少许多。所以我给暗时间的命名是“可以挤”。
三、找到自己的黄金时间
——知道哪些时间效率高
Angie 老师给黄金时间赋予的词是“专注”。
如果不希望自己一直原地踏步,那么找到能够集中精神对自己进行充电的黄金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黄金时间是区别于碎片化时间的整块时间,而这段时间也是自己精力充沛且能够不被打扰的时间。
对于我来说,专注意味着我能够有更高的效率,因此我给黄金时间的命名是“效率高”。
我的黄金时间项目包括:运动、阅读/思考/写作、复盘,每段时间不小于30分钟。
四、找到自己的动态时间
——知道哪些时间可以留给意外
Angie老师给动态时间赋予的词是“备胎”。
Angie老师是在行行家,有时候她约见客户会遇上对方临时爽约,这时候她不会把时间用来责备对方,而是马上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执行她的B计划。
作为一枚新晋少妇,有段时间我挺焦虑的,在做家务、陪伴家人和自我提升之间纠结,结婚后有三个多月连20几年的同城闺蜜都没机会见面。
受到Angie老师的启发,我将这些归入允许打断的动态时间,并将之命名为“留给意外”。
我的动态时间项目包括:家务、陪伴、听课、整理、分享。
五、找到自己的碎片时间
——知道哪些时间可利用
Angie老师给碎片时间赋予的词是“闭环”。
碎片时间是指那些零零散散的、夹杂在计划之间的那些简短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我用来焦急地等待、东张西望、发呆、刷微信。
Angie老师举了她自己利用碎片时间的例子:在碎片时间听音频学习,与此同时可以顺便编辑文字图片发个朋友圈;如果是看公众号文章,那么不会看完一篇就接着下一篇,而是会停下来思考,吸收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给自己发个语音或者文字信息记录一下。
碎片时间往往在某种程度上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知名网红秋叶大叔也是个碎片时间利用高手。因此我给碎片时间的命名是“可利用”。
六、找到自己的其他时间
——知道哪些时间要释放
Angie老师给其他时间赋予的词是“够了”。
什么时间要“够了”呢?
发呆要“够了”,玩游戏要“够了”,情绪化要“够了”,刷屏要“够了”……那些用来放松的、发泄的、寻求快感的时间要适可而止,“够了”。
那对于我来说呢?工作之后,会疲劳的;学习之后,会焦虑的。有些时间是需要留给休息,留给放松,留给情绪的,但要有度,所以我将其他时间命名为“要释放”。
我的其他时间项目包括:休息、放松、游戏、情绪化。
以上是我参加时间管理特训营第一阶段“混乱期”前两天的收获。
Day1只在任务切换的时候用aTimelogger切换状态,具体花多少时间我是没去感知的,我将之命名为“无意识的一天”。
Day2对Day1的时间记录进行了回顾总结,联系Angie老师对六个时间类型的解释,完成自己个性化的初步分类,并用Excel表格进行记录,从Day3开始做计划。我将之命名为“察觉的一天”。
如果你觉得我的时间管理学习能够给你一些参考,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