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重温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上回读这本书还是在高中之前,那个时候涉世未深,感触尚浅。时隔约莫十年,近日读来收获颇多。本书涉及内容宽泛,其中以保尔的爱情故事贯穿通篇。
我觉得保尔与丽达或者达雅任何一方在一起都可以厮守一生,唯独与冬妮娅的爱情注定是悲剧,尽管他们的初恋是那么的纯真浪漫。他们的爱情悲剧可以归因总结为境遇不同,殊途难归。
初次相遇毋庸置疑是一场完美的邂逅,最开始是冬妮娅主动搭讪的保尔,保尔却是怀有敌意的。再到后来维克托和苏哈里科的介入以及苏哈里科无理取闹被保尔打倒,如果那会儿苏哈里科是保尔的情敌,那绝对是完胜。不知道苏哈里科这个脓包回家后有没有被机车库主任打屁股,可惜伟大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此处着墨不多,大概他是不屑于描写苏哈里科那狼狈的样子。
再次相遇也是偶然,大概保尔也始料未及。这次他们正式结交,从对冬妮娅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冬妮娅是善解人意的。保尔对冬妮娅的印象是冬妮娅不同于别的千金小姐,冬妮娅对保尔的印象是保尔热情而倔强不同于别的中学生。由于保尔是在贫穷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之前的不幸遭遇使他对富人充满了仇恨,因此他对冬妮娅是有戒心的,我想这怪不得保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三次会面是有意的,双方都很期待。但保尔死活不肯迈进冬妮娅的家门,在冬妮娅发火的情况下保尔才犹豫不决地跟她进去了,他可是连双鞋都没穿。这道门槛何止是一道简单的门槛啊,那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限界。果然,当冬妮娅用挑剔的眼光看了看保尔那褪了色的、发黄的衬衫和破旧的裤子时他感到浑身不自在。保尔为了避免再次的尴尬而未与冬妮娅的母亲打招呼就直接跳窗户溜走了。此处作者同样着墨很少,我想他是觉得太心酸太寒碜而不忍去写穷人吧。
第四次约会保尔全身焕然一新,头发也收拾的干净利落,看来爱情的力量真是伟大啊!有谁知道保尔为了买那身衣裤已经累的精疲力尽。这次约会他们起初相处很融洽,保尔告诉了冬妮娅他的秘密,可是后来他们还是吵架了。最厉害的一次是因为保尔不满冬妮娅将他介绍给维克托等人,他深知他们不是一路人,依保尔的倔强冬妮娅早应该与维克托等人划清界限,可是冬妮娅她没有,直到保尔被维克托暗算。
再后来他们的感情破裂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保尔的抉择无疑是明智的。穷人到富人中是格格不入的,富人到穷人中又何尝不是了,他们属于不同的阶级。冬妮娅属于资产阶级,不管她承不承认,保尔却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滋生和助长个人主义,无产阶级则反对个人主义,他们在一起肯定会有潜在的矛盾。
冬妮娅从小家境优越,衣食无忧;保尔则不同,因为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去谋生计,他们是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也许冬妮娅是无辜的,她是资产阶级的牺牲品,爱上保尔她就得舍弃一切,舍弃亲情,舍弃友情,舍弃个人主义……
这一切对冬妮娅来说代价太大了,所以她萌生了对保尔的考验。显然,保尔这种人是无需考验的,任何对他的考验都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冬妮娅也是自取其辱。
保尔的深情误导了他,那次考验之后他就该和冬妮娅分手的,可是他明知无果,却要执着。是啊,爱情面前谁又何曾理智过!他们终究是境遇不同,殊途难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