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教育家。在思想主张上,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创立了与程朱理学大相径庭的“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王学”)。
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
(1)“致良知”的含义:王守仁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具体内容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①“心即理”。他认为万事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
②“良知即是天理”。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还是伦理道德观念。
(2)“良知”的特点
①它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②它是人人所具有的,不分圣愚;③它不会泯灭;④它有致命的缺点,在与外物的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3)教育的作用一“致良知” ①教育是“致良知”或者是“学以去其昏蔽”的过程。“良知”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可以除掉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去“明其心”。
②王守仁认为人人都有“良知”的思想,说明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王守仁认为儿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就对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他把这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
(1)“分限”的含义:指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限度,具体表述如下。
①教育应该顾及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但教育者往往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将高深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一桶水浇在幼苗上,毫无益处。教育的功劳就是随时扩充,把握住“勿助勿忘”的分寸。
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教师不应该贪图读书的数量,应该重视精读,反复研读和咀嚼,学习的实质就在精,而不在多。
③教学留有余地,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应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不会因为学习艰苦而厌学。
(2)“随人分限所及”的含义
①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要因材施教。施教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起到“益精其能”的效果。
②对于每个人而言,要循序渐进。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基础,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
③对于教师而言,还要量力施教。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就对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要揠苗助长。
(3)评价:这一原则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承认教育的作用,把教学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在那个年代生活的王守仁就能提出这样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3.论教学
(1)教学内容方面:王守仁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学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都要学习。读经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明本心,但“六经”不过是人“心”展开过程的记载,其作用无非是帮助人明白和发展“心”中的“理”。所以,王守仁认为,读书不能迷信书中的东西,认为“'六经’皆史”而已。
(2)道德与修养方面:强调“事上磨炼”(这里的“事”指“人事”),静处体悟,省察克治,贵于改过。
4.论儿童教育
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集中阐发了自己的儿童教育思想。
(1)内容
①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及儿童的身心特点。他认为把儿童当作“小大人”是传统儿童教育致命的弱点,它压抑了儿童的个性发展,视儿童为囚犯,视学校为监狱。
②主张儿童教育应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尊重儿童的兴趣,使他们“趋向鼓舞”。特儿童就应该像对待小树苗一样,给予他们春风细雨般的呵护。
③教育方法:采用“”“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即以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代替传统的“督”“责”“罚的方法。
④教育内容:发挥各门课程多方面的作用,“歌诗”“读书”“习礼”都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应该加以综合运用。教育程序:主张动静搭配、体脑并用,要精心安排课程,使儿童既得到道德熏陶,又能学到知识、锻身体。
⑥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教学应量力而行,盈科而进,因材施教。
评价
优点:他的思想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的倾向。他开始主张顺应儿童的性情,依据儿童的接受能力,使儿童在本、美方面都得到发展,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在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②局限性:王守仁进行儿童教育的目的是灌输封建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