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和父母成长

全世界的思想精华都凝结在书里,但是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要为了生活而读书。

父母多带孩子旅行,体验当地的生活,让孩子自己设计行程、解决问题。报旅行团更像是一种包办,给孩子是片段式的体验。

教育里,放手让孩子体验完整的生活很重要。比如只要她有能力,就让她自己去楼下买菜。让她找公交路线去图书馆,而非每次出行都坐私家车。

知识重要,主要是为了生活而服务。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目标、与人合作、如何获取知识等能力。

社会的评价标准经常引领着我们的教育目标,比如追求财富、权利等。但其实是没有体验到更大的世界,没有体会到不同的生活圈。

面对自己害怕的东西,敢于突破,就是在往上走。内心的不敢,不是没能力,而是思维的自我设限。

与高手切磋,自己有能力帮助到别人,并行目标,别人就愿意把自己的资源都共享给你,我们就实现了利他兼利己。

我们现在很多教育目标都是短视的,比如只让孩子追求个人的成绩,而非合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当前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太少了。

一个妈妈提醒女儿“老师的话也不能全信”。妈妈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女儿会无所适从。当前中国已经有很多的信任危机。对于老师的话,孩子是否具备甄别能力,这必须是她自己内在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家长提醒的。

父母自己的提升很重要。

不是财富自由了才能去远方,而是拥有了去远方的愿景和能力,对等的财富自然会来跟你匹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