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叔:
昨天信里,你说:人都是由不断的“失去”塑就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原先读过的一本书。
那本书的名字叫做《必要的丧失》,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写的,从出生到死亡,以“丧失”为主线,道尽了人的一生。
书的主题很好理解:人是通过丧失获得成长的,所以,如何面对丧失,就决定着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你看,是不是完全可以用你那一句话来概括呢?
仔细想想,这个视角还挺有意思的。
一般来说,当我们提起“丧失”,指的都是确确实实少了什么东西。失恋、放弃、落败、衰老、死亡,都是这样的。但是,在《必要的丧失》里,作者把丧失的范围扩大了很多。
长大成熟,意味着失去童年,失去青春;
想要建立自我、追寻自由,就不能再依附母亲和家庭;
有了弟弟妹妹,会失去幻想中那份专一的爱;
想弄明白友情和爱情的宝贵,首先要放弃对完美同伴的渴求;
养育一个孩子,直到他独自生活,也是逐渐放手和退出的过程……
或许是太容易被获得迷住眼睛了吧,我们常常会忘记,得与失,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
有些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理论,说是人的一生都在渴望结合,渴望回归,因为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初,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与母亲以脐带联系,一体生存,亲密无间。感受不到饥饿、孤独、恐惧、死亡。不必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那种感受,是人类永远的金色幻想。
于是,对于那个被抛到世上的小婴孩,人生成了一场诱人又残酷的游戏。
“我们的人生以丧失开始。”这便是书中的第一句话。
去年北影节的时候,我们一起看了伯格曼的《野草莓》。从电影院出来去吃火锅的路上,聊到其中一个片段,你很好奇我的想法。
在影片结尾,最后的那个梦中,年老的伊萨克站在野草莓地的一棵树下,对昔日恋人莎拉说:“我找不到我的爸爸,也找不到我的妈妈。”
莎拉微笑着对他说:“我来帮你。”她搀起他的手,穿过水边的一片草地,走到路的尽头,向着不远处一指。
那儿有一弯窄窄的河湾,阳光耀眼,伊萨克的父亲正在沙滩上垂钓,母亲在旁边做着针线活儿。他们看见了伊萨克,对他挥了挥手。
伊萨克呆呆望着,眼里闪出了泪光。
当时我告诉你的,就是金色幻想那个说法。
一刻的回归,抵得过漫长的孤独。在那个梦里,伊萨克终于感到了轻松。
最近一年,我常会突然心情低落,陷入失去我妈的悲伤之中,有几回,就记起了《野草莓》中的那个场景。我想,我懂得那种安慰。
我刚刚读了《野草莓》的剧本,伊萨克躺在床上,准备进入梦境时,剧本上是这么写的:
“每当我心神不定或忧伤的时候,我总是想以回忆我的童年来求得平静。那天晚上我也这样做了。”
戈叔,也许所有的悲伤都是同一种悲伤吧,为了丧失,也为了成长。
我有过妈妈,也有属于我的金色幻想,都会好的。
我想和你一起,等着春天来到。
阿心
11月12日
阿心与戈叔的一年之约,为你而写的365封信。
都收录在公众号:不如写信
(谢谢你来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