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说道,《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就给我们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学习的方法、方式和学习的态度。
而紧接着在第二章里由他的学生有子(姓有,名若,应当比孔子小33岁)说出了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内容“仁之本——孝悌”。
首先我们想一想,《论语》这部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按今天的规矩,应当先由老师孔子讲一堆后,然后才轮得着弟子说话,比如在今天的官本位思想的作祟下,我们之间主席台上讲话的都是领导,等到最后,可能才会让某个嘉宾说话,到最后,这个领导还要做总结。可是从《论语》这部书的编排来看,并没有这样做,由老师提出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方式和态度后,弟子就开始站出来说话了,这就典型地体现了一种平等和尊重的观念。
应该谁说话,不是看地位,而是看品德和操行。也就是是否“君子”,只要你德操好,不管你的地位如何,都是可以站出来说话的。而不像现在,很多时候,话语权是掌握在“官方”的,是有权力和有地位之人的。
今天我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其中就有“平等”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在几千年就被古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多么伟大和了不起的事。
我们看有子说了什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给我们给出了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即孝悌。
我们来看这个“孝”字。这个字的上边是”耂“,这是什么呢?是父母的臂膀,是父母用尽一生对子女的呵护和抚育。随着父母年龄岁的增长,人老腿先老,这不”老“字就是在老人的腿上插了一把匕首吗?老人老了,那就需要子女帮扶老人,这不”孝“就是子女把老人顶起来了吗?从这个字上可以看出,”孝“不仅仅是子女的”孝“,还有以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和抚育为前提。
我们现在很多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或离婚,或去外地打工,缺少了对子女的呵护和陪伴,故而与子女的关系比较紧张,这样,在老了以后,子女在父母的“孝”上就会出一点问题,道德上也会对子女进行谴责。还有一种就是父母对子女的不公平待遇,也会让子女在最后的“孝”上产生很多分歧。在《弟子规》中有“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可是很多人如你我,都只是凡人,而不是古人所谓的神人,圣人,或者贤人。凡人是很难做到“亲憎我,孝方贤”的。可是父母又毕竟给了我们生命,难道我们能忍心看着父母饿死于道吗?所以我觉得不管父母对我们怎样,起码的抚养是应该有的。给年迈的父母提供吃住穿基本的生活所需。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孝”,比如在很多人家里也会养一些宠物,肯定会给宠物提供吃住,这难道就是“孝”吗?其实儒家思想里对孝是很严格和苛刻的,这里还要顺,我们所谓的“孝顺”就是这个意思。要顺从父母的意思,比如今天父母特别想吃一条鱼,只要父母一念叨,就立马去给父母做鱼吃,那就是孝顺,但是很多人会给父母吃的,但不会立马去给父母买鱼做鱼吃,甚至有的还会抱怨一句:你还想吃什么?吃天上的星星不?
当然对你们而言,想一想,父母最想什么?那就是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有一个健康地身体和不错的成绩。可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顺了父母的心意呢?
刚刚说了,孝是父母和子女两个方面的事。子女做到真正孝顺的前提是,父母要对子女在年幼的时候有过呵护和陪伴。我们看“陪伴”二字,“陪”是一个耳朵旁,那就告诉我们要互相倾听,子女要倾听父母的教导,当然父母也要倾听子女的诉求,右边上部分是一个“立”字,这就要求父母要给子女做榜样,做示范,只有做好了榜样和示范,子女才能走得端正。而右边最下方是一个“口”字,这说明语言教导也是必须的,但是却放在陪伴的最下方,那就告诉父母,陪伴的时候,要少点唠叨,行无言之教更好。而“伴”字,更是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和尊重,相互为伴的前提就是平等。都有倾听的义务,也都有说话的权利。可是现在父母,很多时候,都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不乐意倾听孩子所说的话,不去了解孩子,而是一味地颐气指使,这势必会造成孩子的反抗。这样也就失去了陪伴的意义。久而久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会紧张,因而在教育上就会有偏颇,到了年老之时,孩子的不孝,也就和父母有一定关系了,因为没哟教会子女如何去孝。
“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古代兄弟姐妹比较多,兄长有照顾和关爱弟弟和妹妹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弟弟妹妹们也必须对哥哥尊重。古人云:长兄如父。就是这个道理。长兄既要如父亲般关爱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必须对待哥哥如父亲般尊重。可是随着成长,兄弟姊妹的关系会被另一个东西扰乱——钱。
我们来看“钱”这个字,左边是“金”,右边是两个“戈”,因为“金”子,所以才有两戈相争。换句话说,两戈相争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金”吗?这个字很形象,钱这个东西,天生就会有相争。而相争的过分了,金也就不值钱了,就会被另一个东西代替,在古代,金出现之前,代替货币流通的是贝壳,也就是手货币贬值成“贝”的时候,人们的相争就会成“贱”。想想,兄弟姊妹之间,为了金钱,为了利益相争,最后会被乡里邻里之间笑话,也会因此让家道衰落,是不是变“贱”了呢?
子女是否孝,兄弟姊妹是否悌,和父母的公平公正也很重要。如果父母过分的偏爱某个子女的时候,其他子女就会有不公之感,尤其是在钱财利益分配上,那就直接会导致子女不孝,子女不和。君不见现在因为拆房,占地而导致父子反目,兄弟相争吗?
有子说,孝悌是仁之本也。儒家的思想,就是讲“仁”,什么是仁呢?不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人生最难的不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处理人际关系。而人生最早要处理的关系就是和父母的关系,和兄弟姊妹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家庭的这些关系,才是仁的开始。故而说孝悌是仁之本也。
由处理家庭的“孝悌”到处理国家的“忠”。古代有一种很强烈的家国一体思想。很多时候会说“国破家亡”,总是将家和国联系在一起。古代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孝”,所以有一种选官制度叫“举孝廉”。考究一个干部是否忠诚,就得先看是否对养育了自己多年的父母孝顺,是否对一起患难成长的兄弟姊妹悌。如果一个对养育了自己多年的父母都不孝顺,对一起长大的手足都不悌,那你觉得会对朋友 讲义气吗?会对女友或者妻子真爱吗?会对这个国家忠诚吗?这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一个女子考验男子: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先救谁?男子如果回答:先救女子。那这个男子要么是混蛋,要么在逗你玩。当然,智慧的女子是从来不问这种问题的,因为女子若懂孝悌之道,她就会知道这种问题只有傻瓜才会问。
对于学生而言,经常会对老师瞪眼睛,杠脖子,甚至对老师出言不逊,大打出手,这种学生在家里肯定对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父母对子女要么陪伴不够,要么就是溺爱过多,才会导致子女的“不孝”。如果子女出现这种情况,对父母而言是失败的,对子女而言,更是失败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真正的做到孝悌,那才是“仁”道的开始。而这种开始也很简单,就从《弟子规》中第一篇中所描述的开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
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当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当我们可能要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这有可能会让父母难过,会给父母丢人,想起“德有伤怡亲羞”时,我们就真得长大了,懂事了。
如此,也就是教育的真谛,即教育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