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在路上之西行家乡(一)

原创,首发于公众号,ID:文言明语

开始想着二号回来在家睡一晚,三号就出发奔家乡乌海,后来想了想,还是多住一天,把亲人们喜欢吃的东西备齐了,各种礼物也都要准备,女儿外甥的,外孙女的,孩子们都那么孝敬懂事,咱也别倚老卖老,该给的必须给,还要多多地给才行。小妹一个人照顾老父亲,尽管其中原因不便细说,但艰难程度别人不知道,我可是一清二楚,也给她多多准备,委屈我可以自己咽下,但绝对不能差事,否则不明就里之人必然会多嘴多舌的。

包钢高速入口是我常走的,从家出发最近,因为是节假日,又是大清早,友谊大街的车流不算多,没有了密密麻麻自行车队,只有零星的几个人骑着自行车上班,看来钢铁企业也放假了。这让我想起来没有退休停产时在单位的那些节假日,根本不会放假的,不但不放假,而且还没有加班费,自己都烦恼的不行,还要动员其他兄弟们加班,真是今非昔比,难怪那么多兄弟们盼着退休。

向西而行,平常没有多少车,节假日算起来比平常多了五倍不止,包头到乌海的京藏高速,路程大概也是四百公里左右,除去磴口到乌海的服务区有七八十公里,其他的都是四五十公里的距离,目前白彦花服务区和西小召服务区正在扩建,不能使用,距离一下子就拉大了,从包头出发,将近一百公里到乌拉特服务区,从乌拉特服务区到临河一百多公里才能休息,对于习惯了五十公里左右就要休息的我来说,有点困难,好在这一年来,基本上习惯了,还能将就。

车流多了,总有被戏称一年三次上高速的驾驶员搞事情,可能是在广阔的草原飞驰惯了的缘故,每逢佳节必有事。这次是事故有点大,算是我这十几年在高速上见过的最大的一次。所有车辆都慢下来,一点一点地向前蜗牛爬,半个小时后,事故现场到了,两辆车追尾,不过都是停在了快行道上,大家小心绕行便是。可过了这两辆车,还是特别慢,几乎停滞不前,大概前方依旧有事故发生。

果不其然,真正的事故现场到了,十几辆车追尾,满地的碎片,有一辆车都快被挤撞扁了,长方形的车变成方形的,可谓惨不忍睹。难怪这么慢,就连应急车道也停了两辆车,一个车门掉了,一个前脸花了,护栏外站着一堆人,有的面色凝重,有的轻松自如,还有的笑着指指点点。再往前走,应急车道上居然跑着两辆破车,估计要到下一出口下高速去修车了,从车窗外看驾驶员,老兄也正在看我们,脸上露出尴尬的笑。

绝对算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光是在路上就耽误了两个小时左右。还不错,一般的服务区约就是四个充电桩,无需等待,就算占满了,用不了几分钟就有人离开,腾出来给等待的充电车使用。借着充电的五十分钟时间,与其他充电车主聊天,受益匪浅。

我说我的车明明能跑一百多公里,可总是跑个不到五十公里就把电用完了。那哥们一看就是老司机,特别有经验,他告诉我,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我的车速太快了,让我把车速降到九十一百试试。高速上不怕快,就怕慢,慢了挡别人的路。九十一百在我的认知里,那就是蜗速,不是我的性格。旁边的美女按捺不住了,也凑过来聊天,她对我说,一看就是新车,你没有啥经验,别听网上视频上那些人瞎说,自己的车,自己要认真琢磨,不行的话,等充满了再上路后,用九十一百的速度跑跑,那样不就能试出来了么。她说她开新能源车都三年了,怎么省钱怎么省车门清。

听人劝吃饱饭,我暗自下决心,在接下来的路上,也听他们的,什么一百三一百四,就跑九十一百,看看究竟如何。

临河服务区也在扩建,充电桩也撤了,距离下一个有充电桩的临河新区服务区,大约一百四五十公里,慢点也好,刚才路上的事故历历在目,提醒着我们这些节假日出行的车主们,小心驾驶,安全出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