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天气不错,很多人选择返乡或者自驾出游,但是由于车辆过多,加上偶发事故,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严重。在这么一场“五一”高速堵车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不少车主的“吐槽点”。
估计不少人和我之前想的一样,买辆油车不好吗?用油带动发电机再发电,然后电再驱动汽车,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光着屁股系腰带?
后来才知道,这样说一看就是外行,普通油车要马力大,于是是正常的四冲程循环,然后要驱动车辆,就要有变速箱,而低档位是很耗油的。而比亚迪的充电混动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可以充电后纯电行驶,电费很便宜。其次,没电了发动机会发电,而发动机用的是热效率最高的阿特金森循环,并且因为是电机驱动,所以不管车速是一公里还是一百公里发动机始终处于最高效率的转速区间,比亚迪的缺电油耗只有三升多一点,最后因为电机低速强而高速弱,于是在你要大油门超车的时候,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驱动汽车,比亚迪的混动绝对降维打击油车。
比如我所了解的比亚迪的DMI混动,不担心续航里程,油耗3.8l,这些混动技术需要去了解一下。真的很不错。真实去体验一下你才知道。不要拿燃油车的认知去看。跟大家理解的真不一样。确实是很香。
除了比亚迪,还有新能源汽车中的“理想”增程电动车。很好的解决了当前新能源车行驶里程短,给车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它在短途行驶完全用电,开长途用油发电行驶,没油了进站加油就OK了。驾驶感受始终是纯电动汽车。驾驶提速,智能科技,秒杀市面上所有油车的体验,2023年了,该往前看了……改变一下形成许久的观念和认知,也许就会发现是柳暗花明又一春!
就像刚看到一个网友说的:“真香,从杭州一路干到柳州,1600公里,出发前还担心充电问题,体验过之后才发现之前担心都是多余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方便,充电速度快,功率稳定。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运气好每次充电的服务区都不用排队,走栗宁高速,沪昆高速,武深高速,泉南高速,三南高速。”
这名车主所开的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普及的纯电动车,其优点在于它不但可以在充电站充电,也可以在家里通过插座充电,而且电动车不会产生任何尾气,真正实现了零污染,对环保做出了积极贡献。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跑长途充电问题,昨天我在高速服务区特意看了下新能源充电桩,只有两台车充电,位置大把,只能说要提前规划吧。我有一次开长途,算好了多少公里加油,黄灯亮了近20公里,结果一不小心开过服务区,下个一个服务区肯定到不了,还好附近有高速出口,真的心惊胆颤,所以不规划好,加油、充电一样的恐慌[捂脸]。
在比如今年春节去上海玩,开车返程时路过一个服务区加油,排了几百米的长队在等加油,车主都是从众心理,看到排队加油就都挤过去排队,我一看这架势,没两三个小时是加不到了,虽然我油也不多了,但是跑个十几二十公里还是可以的,果断选择退出排队,免得把我夹在中间了,直接从最近的口下高速,大概就三公里左右,下了高速直接就有一个加油站,到了就加,加完就走,整个过程就5分钟……
回到电车也一样,就是开电车出行,电车出行需要提前规划,就好比出门在外提前订酒店一样,需要提前规划充电桩,如果赶时间不建议电车,五六百公里续航的电车在路上两三百公里就补电,补二三十分钟即可,正好也是上厕所休息的时间,找到长时间补电的地方就安排吃饭,一个小时即可补满,长途规划好了比油车顶多多一两个钟头,最后说一句,高速上没桩干嘛不下高速充电,我在高速上很少看电车排队等充电,估计是电耗的太多了只能等了。
了解的多了,还会有更多的小技巧。比如大家都知服务区是设有双向的,节假日排队时过对面充就是了,别傻傻在等,等充好了从桥底穿过回原来回家的方向,不知道的问问保洁员都知,一般的服务区都有通道的。还有,充电1小时就可以了充一大半了,不需要非得几个小时充到满电,既然选择了新能源,多给些耐心就是了。
能量转换定律已经告诉了人们,不管你是用电还是用油跑那么远的就要消耗那么大的功率,剩下的就看你花掉的时间多少了~
毕竟硬币都有两面,除了时间成本,还有买车时看不到也不会说的隐性成本。就像有网友说的,这玩意只是省油并不省钱。电动车电池使用寿命普遍在五年左右,后期换电池可以把省掉的油钱一次性拉回来;旧车再卖时比同年份油车折价一倍以上不说,更别提旧电动车更本少有商家回收,也没人愿意买二手电车。电车新车一时爽,不想年年操碎心。一方面国家政策扶持有些过,根本没达到服务规模就仓促鼓励;另一方面车企只为风口圈钱,前期见效快,但后期研发投入缺不舍得重金投入,到口袋的钱谁愿意再掏出去。更何况风口过后的洗牌,谁不是割一波韭菜快跑。
所以不少人认为,电动车省下的所有油钱,已经在买车的时候就提前预付好了,看看同款车电动款比油款贵多少 ,懂的都懂,不懂的都认为自己赚便宜了 ,政府支持电动车,是为了环境污染,买电动车也只能想着是为了环境污染做贡献 ,想着省钱就错了,在说汽车是消费品,使用是为了方便,不是为了增加麻烦影响心情,要说经济划算,私家车基本都是浪费的,平时市区开车还没有两轮电瓶车或者地铁方便, 偶尔出远门还不如租车打车方便划算。
相比之下,当然油车省事,没有后顾之忧尽管踩着油门往前冲,加满55升一箱油跑9百多公里没有一点旅程焦虑,快没油了进加油站5分钟解决了事,何必为了省几块钱油钱买电车什么排队充电旅程焦虑何必为难自己……
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随时出行省时间的,而不是出个远门还得规划来规划去,加油站都开到乡镇了,到哪都能加到油,充电桩要实现到充电自由10年内不是可能,而且买电车的费用同类车得高不少,省下来的钱油车能跑10万公里以上。
也确实很现实,现在就是在城里到处看到绿牌车,而一上高速,绿牌车几乎销声匿迹。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什么时候军车消防车坦克装甲车开始大规模列装电车,什么时候老百姓可以放心入手电车,油车暂时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另外,电车未来还会面临一个卖车难,不保值的问题,甚至只能砸手里。有个同事17年底买的电车14.99万落地,19年初卖车时总里程9000公里,成交4.4万,之后换回了油车。
新能源只谈省油钱,别的都不谈的话也是属于耍流氓!说燃油车加油是分期付款,新能源也就是个零存整取,最后还不知道哪台车上最终花的钱多!仅适合市内上下班!且不保值,换电就把省的油钱都搭进去了!不换电,折价的钱也把油钱搭进去了!
总之呢,个人观点,没必要纠结油车电车,主要看你的用车场景,经常200公路内的日常通勤,电车是真的香,我现在平时上下班来回70公里左右,有自己的充电桩,电费3块钱左右。以前开一个2.0的油车,油费50块钱左右。但是经常跑高速的话,只能说是国家投入充电桩少了。很多设施确实还需要继续完善。
当然,有条件的话一个家庭买两辆车,一油一电,油车买中大型的专门用于节假日全家出游,电车可以买小微型的方便平时上下班接孩子代步。
也有人认为:“充电电动车,滑板车,百年前西方国家就拥有了,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这些东西?他们用着各种理由推脱,自己国家为什么不发展这些东西,包括日本,德国,美国能源车对他们发展是问题吗?绝对不是问题,因为它们已经看到新能源汽车本质上对未来,对国家产生后果有多么鸡肋,而且这些国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量都很少,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也大部分向中国推广。”
只能说关于宝马新能源车的细节很多人还没了解到,在2014年8月宝马就上市了电动车i3,受限于当时的技术这车续航只有180多公里,售价却40多万。2014年那会哪个国产品牌上市了新能源车?几乎没有吧。宝马这样的百年车企前瞻性还是很厉害的,那时候它就开始探索新能源了。您提到的油改电,情况是这样的,在售车型纯电车i3和燃油车3系,纯电车ix3和燃油车x3确实是同一车壳,那是因为在燃油车2020款3系和燃油车2018款x3改款时就把车壳做成了纯电和燃油两用的,通俗的说就是车壳底部给电池预留了位置,所以说宝马早就有新能源车的准备了,去年也陆续上市了一些纯电平台的车型。您提到了比亚迪,确实是比亚迪作为国产品牌发展速度非常快,车辆的做工品质也有质的飞跃,不过既然谈到对比那就有所比较,双方都会有优势有不足,比亚迪电车的电池技术很厉害,刀片电池充电快放电慢,但是宝马车的操控更好品牌价值更高,没有好坏,只是适合不同人群罢了。
另外,在低速的情况下,电动车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爬坡能力、加速等方面。很多车主都曾和传统燃油车比拼过这些,总的来说都称得上自信。
当然,新能源汽车研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还没有完全普及,但是相信在未来不久,很多人都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将越来越普及,为绿色、环保出行注入更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