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家长会,除了听老师长谈大论,挤着和老师说上几句自己孩子的话,好像并无必要。
我觉得家长会更多的是向老师释放一个信号:我很专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很期待家校沟通。有种效应叫皮格马利翁,也叫期待效应,家长对老师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会转化为老师对孩子的期待。家长透露出的信心也会无形增加教师的教学自信。
同时,别小瞧了那三五句话,面对面的交流让微信那边的隐形人变得真实。家长在老师的映象中变得立体真实起来,这种情感也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而改变对孩子的态度。有个孩子调皮捣蛋,但和家长的三五句话中,我们就觉得这个家长对孩子费心费力,特别辛苦,平时也就不自然的多关注些。
最后不自觉地说一个发现:问题比较大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很少参与家长会。
可能是怕老师借孩子训斥自己,也可能是不关心教育的家长容易培养出问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