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在门口扫地,突然走过来一个人,那个人问:请问这一年有几季啊?学生答:四季。那人笑着说道:怎么可能是四季,本来就是三季。学生不服的辩解道:一年本来就有四季,分别为春夏秋冬。那人说道:那我们打赌,一会如果孔子出来,他说是四季我就给你磕三个响头,如果是三季你就给我磕三个响头。学生也不怕那人,点了点头,说道,好啊。
正巧,孔子从里面走了出来,两人便问孔子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看那人,然后说道:三季。
学生大吃一惊,但是不敢辩解,只好对着那人磕了三个响头,那人高高兴兴的就走了。
待那人走远后,学生问孔子:老师,这一年本来就有四季,为什么要说谎,说成三季?
孔子说道:你看刚才那人,全身都是绿色,是蚱蜢变的人,蚱蜢春天就出生,秋天就死亡,它一生只有三季。如果硬要给他说一年有四季,他会听吗,肯定不会听,那么他肯定会在这里发飙,那后果不堪设想了。而你只磕头三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先不考虑,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能得到的道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会话。这个道理是专家说的,我也就不过多解释。
而这个故事,我在中学还是高中的时候听到过,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而现在我却理解了这个故事,更悟出了一个道理。
蚱蜢或许只能活三季的原因是不知道四季,而我们不能活五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发现五季。那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无知的人,永远活的比较短,当然,我这里说的活不是指生命的长短。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就是蚱蜢,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对,一点也不会为他人考虑,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别人给他说错误,还特别不耐烦,觉得别人很唠叨。
的确,别人是很唠叨,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是你爹妈,唠叨被你嫌烦后还会继续唠叨,因为,他们不会管你能活几季,这不是他们的重点,他们的重点是因为你的自大,你的不为别人考虑,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所以才会说你。
故而,得出一结论,他们唠叨绝对不会是教你怎么做,让你多活一点时间,他们只是觉得你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从而唠叨,让你不要让他们减寿。
有些人,总是做一些幼稚而低情商的事情,他们就犹如这蚱蜢,就是觉得一年只有三季,而更多的人他还是那个孔子的学生,不知道三季的蚱蜢四季的人,其中的区别所在,故而,要与这蚱蜢争辩,最后两败俱伤,沦落到,减寿,狗急跳墙的下场。这,的确不好,因为,这吃亏的还是自己。
他们能否活四季不是我们来决定的,如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请不要生气,因为,他们,只是三季的蚱蜢,而你,确是四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