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长有短 孰好孰坏

          20180328  周三

        有长有短  孰好孰坏

*昨天任老师分享了一个她女儿小时候的故事。她带着孩子和朋友去菜园玩,朋友摘了个大黄瓜,女儿摘了个小黄瓜。朋友逗小姑娘,“你看,我摘的黄瓜比你的大比你的长吧?”谁知小姑娘一脸傲娇的说,“你摘的黄瓜有我的小有我的短么?”

本来是当成笑话听的,可是却不知怎的,这段对话却如电光火石般点拨了我心中的某一处迷茫。

是呀,有谁规定大的,长的,就比小的,短的,好呢?

你有,我手里也有。我为什么要羡慕你的呢?你觉得你的好,我也觉得我的好呀。

突然之间,有一种释怀。这个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就是因为它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一个模版。

老天让每个生命都有长有短,都有已拥有和得不到。关键是,我们有的人总是关注自己没有的,总是以为自己拥有的不够好,总是羡慕嫉妒不满足不甘心,想要别人手里的。

殊不知,长短,好坏,对错……哪有定论。一元思维的模式,只会让人偏执,恐惧和欲望,这是造成人痛苦的一大因素。任何事物阴阳共存的二元思维,以及不同角度不同情境下,每个特质都有其适合或意义的多元思维,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接纳,和谐,和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生活。问题也好,困境也罢,它们本身就是机会,就是礼物。

有时候,当你必须面对不如意时,别去抗拒或是逃避了。记得向这段经历学习。越早看见自己的脆弱,无能,学习接纳它,你就越知道自己该去往哪里。这些不完美会为你打开一扇门,藏在后面的是整个世界的美意。

人生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面对的痛,必须受的苦,必须走的弯路,必须爬的坑……九九八十一难,哪个也少不了躲不过。

生活就是过关升级,的确需要老师的指引,亲友的相助。可是,最终的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一步步实际行动,修完自己的学分,过完该过的关卡,才能取得人生的真经。

所以,别等了,别靠了,也别幻想了。自己的事终须自己做,自己的路终须自己走。

*曾经认为,我的生命底色就是消极悲观的灰黑色,自卑敏感,在关系中无法信任,没有安全感和价值感,很难亲密链接。我不够好,我对自己从来没有满意过的念头,让我窒息,让我胆怯,让我脆弱,也让我暴躁。

曾经以为,我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里得到的肯定认可不够,没有构建“我足够好”的自我接纳力。

如今才慢慢明白,哪里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和完美的父母,哪里有完美的教养方式?!

郑委老师说,作为成人,我们要做的是,感恩感谢原生家庭和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有机会经历体验这一世的人生,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感恩他们一辈子了。

父母真的爱我们,他们一定尽了全力爱我们,很多时候他们不会爱而已,因为也没有人真正的告诉他们怎么去爱,他们曾经也是缺爱的孩子。

每一个抱怨厌烦父母,怪罪指责爱人,控制要求孩子的成人深层次讲都是“极不负责任”的人,他们把自己应该负的责任推卸给了别人,让别人满足自己开心、快乐、感觉好和生活幸福的需求。

所以在感恩父母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通过学习,成长和改变,去承担起自己快乐和幸福的责任,然后给予父母,爱人和孩子快乐和幸福。

*张老师讲爱要流动,需要我们训练自己多关注积极面,看到自己拥有的资源,提高抗逆力时,我深受触动。

一个人的生命底色,是可以在原有的颜色上,通过有意识的涂抹,进行转换和改变的。我可以在消极悲观的灰黑色上,涂上旭日东升的橙红色,涂上生机盎然的绿黄色……

换个关注的角度,思维的模式,看到和整合自己的资源时,逆境也会变成推动我们走向光明的阶梯。

*有长有短,孰好孰坏呢?看你怎么看!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适合的礼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就被它给吸引住了,上面一只萌猴,大大的圆眼睛眼睛直视着前方,正在树干上找寻果子吃,看起来可...
    张泊宁阅读 319评论 0 2
  • 排毒减重应该这样吃
    人在世上飘阅读 338评论 0 0
  • 大家都叫他小李,其实他真的不小了,听他太太说,今年他59岁了,去护理院也快一年了。 我以前在小区里见到他,每次他都...
    星絮阅读 379评论 0 3
  • 风在脸颊将冬的刻薄延绵不绝,感染着全城的冷清。 风走了八千里,不停不歇,不问归期。 又像思念,从未止步,冷却了满腔...
    哇hhh硬凑字数阅读 172评论 3 2
  • 从小,我们就爱听父母讲故事。 中国古代的故事,往往充满实用价值,以小见大,教我们做人做事,比如“孔融让梨”、“孟母...
    江南小柒阅读 1,2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