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顶到山谷,到山外,到……
很喜欢伯宁罕的故事,打开心胸,温暖滋养。
这是一家三代的故事。狐狸爷爷、狐狸爸爸和狐狸儿子,主角是狐狸爸爸。
爷爷守在山顶上,为一家人安置了安全的环境,但活动范围只有山顶。山谷不可以去,因为那里有猎人。狐狸爸爸不愿听狐狸爷爷的话,他对山谷的世界非常好奇。果不其然,他差点丢了性命。但是狐狸爸爸不服输,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要面对,而不是逃避。结果,他赢了。从此以后,狐狸一家从山顶到山谷,都可以尽情活动。狐狸爸爸喜欢给儿子们讲述他的英雄事迹。但就有那么一只小狐狸不以为然。他想要到山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典型的破旧立新的故事……
很多文学作品都以破旧开始,到立新结束。无论基调是歌颂新的,还是叹挽旧的。新旧交替掀起的波澜,总是牵动人心,令人欲罢不能。
历史上,学派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政权的更替,也遵循“不破不立”的准则。现实生活中,扎克伯格的传奇、特朗普的当选、李彦宏的成功、马云的超越,都有打破常规的共性。同事马大姐家孩子考上清华,邻居王大爷家孩子飞黄腾达,这些让人羡慕的事情,似乎也都充满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色彩……
我们自己呢?作为父母,我们在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但在永无止境的跋涉中,我们某些方面已经慢慢了凌驾于孩子头顶,像神一般无法超越:生活上溺爱的,孩子自理能力就差;过于严厉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就弱;直接安排好未来的,孩子可能就没了目标……总之,家长哪一方面做到极致,孩子在对应的一面就容易被压制,得不到正常的发展空间,慢慢表现得无能。
过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都会随机给冬冬讲故事,但几乎没有听过冬冬讲给我们。直到太姥姥来了之后,冬冬突然喜欢给她讲故事了。
我静静地看着一老一小捧着绘本投入的样子,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游戏,是认真的,就像我们成年人的生活一样。冬冬知道,我们听故事是假装的,但太姥姥不识字,他是真的讲,太姥姥是真的听。他乐此不疲,兴味盎然。在读书全无能的老人面前,冬冬一下子变成了全能。
回忆我的儿时经历,也符合父母哪里表现得过强,孩子哪里薄弱的规律。我学会围棋兴致勃勃教给爸爸,他不但快速学会,还让我输得很惨。我不愿再和爸爸下棋,还被他取笑怕输。一来二去,没多久就对围棋失去兴趣。我写了文章拿给爸爸,他随手改改就能发表。我渐渐依赖上爸爸,很久都不会自己写作文。妈妈包办了所有家务,直到现在,我在生活上还比较白痴……
我自己,正在塑造孩子哪些方面的无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