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种恰到好处地“装”

      在开始文章之前,我对自己来一个简单的介绍——一个不到20岁的为了高考减分而选择学习传媒最后却还是因为文化分不足而被大学拒之门外的女生。为了能够完成大学梦,我和大半落考生一样,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路。最近琢磨着有什么方法能挣到一点自己的零花钱来减轻家里的压力,商业头脑没有语言又不精通的我决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写作。

    在决定重新开始写作之前,我在某大论坛上提出了“什么兼职最适合大学生做且月收入能够上千?”这样的问题,有百分之八十的大神都建议选择写作这个职业。没错,在这个一部手机知天下,人人皆可自媒体的时代里,写作确实是一种自我营销的好手段。然而在写作中,论你是否能成功,天赋所占的比重往往比努力大得多。而我,前十二年里的语文成绩还算是拿得出手,学习传媒时,影评也经常被当作范文展览,也有过可以让我沾沾自喜的2200多人参加的省编导统考中有91名的成绩。综上所述,我也算是祖师爷赏了半碗饭吃。然而我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加上自己的写作能力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我开始深思,到底好思路该从何而来?

    那么首先我想将重点再次放回到题目之上,为什么说在我看来写作是一种“装”?我想喜爱关注公众号阅读一些心灵鸡汤文章的朋友经常能在文章中读到过“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勇敢”、“眼中有爱,心中有光”、“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等等一系列的鸡汤文字,其实用白话思维理解这些字眼就是“遇到事情勇敢点”、“多发现别人的好,多珍惜爱你的人”以及“做多大事就要负多大责”同样的道理用两种不同的文字表达,就是两种不同的层次。这就好比同样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用琴棋书画来丰满自己,用诗词歌赋来装点自己的谈吐,那么他也就高了一个档次。所谓的装有两种,一种是装逼的装,使人唾弃。而另一种装则是装扮的装,使人向往。人是如此文字也是如此。

    而什么样的装,是恰到好处的装?没有人喜欢通篇都是华丽的词藻却在其中读不到共鸣的文章,这就好比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身怀绝技却没有“灵魂”的人。

    曾经我在荔枝FM上开过自己的个人电台,讲述的都是自己在艺考期间我所经历的一件件琐碎的事情,每一个节目我都没有事先准备过稿件,总是心里想到哪说到哪,没有使用任何写作技巧,也没有使用什么华丽词藻,真情实感绝对大于写作技巧,平均每个节目也有300+的收听量以及一小群粉丝,甚至有一小批转发量。然而绝对大于并不等于节目中没有任何装点,每个节目都是经历过三遍以上的重录,才最终发布在听众眼前。我个人认为,如果我将第一遍录好的稿子发布出去也许会有同样的收听量和粉丝数量,却不会有同样的转发量。有时一篇文章能否更成功就在那一两个词句的运用上,怎样才能使用几句比较优美的语言或是转换几个更高端的词装地不露痕迹,这应该是我后期写稿时主要需要钻研的问题。

    即将要开启我的写作之路,静悄悄地关注了二十多个公众号准备开始“装”。说不想挣钱不怕打击是假的,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胆”也许能让我这次在这条路上坚持的久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