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学到,用到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今天梳理下个人的商业模式
第一种商业模式,把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有两种办法增加收入。一方面是出售更多自己的时间,别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另外一方面是提升单位时间的单价,比如苦心专研某一项技能,让自己在公司/行业成为不可替代的一份子。
即便如此,还是有玻璃顶,因为你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你能出售的时间,或者学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面对玻璃顶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做好准备,想办法让自己进入第二种商业模式。
第二种商业模式,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比如拍摄一部受欢迎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写一本畅销书书,画一幅值得收藏的画,开发一款大部分人需要的软件等等,都是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的商业模式。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讲迈向这一步的最实际的方式就是写作,无论你想要何种创作,能够先写出来总是好的,先不管成不成,至少思路可以理清。
第二种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要抓住更多人的“刚需”,你能抓住“刚需”的人越多,你的第二种模式就越成功。但,相对来看,也还是有玻璃顶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人数也还是有限的。那么为了获得更大的财富,你不得不学会使用第三种商业模式。
第三种商业模式,批量购买别人的时间,然后再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
也就是俗话说的当老板。处于这个阶段,就需要把三种商业模式综合应用。所购买的时间里面既有单份出售的,也有同一时间出售多份的,而且还有批量购买别人时间然后出售的。
处于这个阶段,最好是能购买到时间质量比较高的人,比如有一些特殊技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这种就会成为整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再比如一些很有创意的人,他们在很多情况都能使自己的时间出售多次,这相当于让团队的时间出售了多次;当然任何地方都会需要把自己每天24小时出售更多的人。
现实应用
虽然这三种个人商业模式看上去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存在着,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只能先做第一种商业模式,然后再向第二种商业模式,最后是第三种这样的顺序。现实生活当中,生活得比较好的人,往往都是三种模式并行的。如果你也能合理分配三者的比例,那么你也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比如,起初我们能力不强,也没有什么资源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时间只能处于第一种商业模式当中,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应用第二种商业模式和第三种商业模式。第二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往往需要时间的运量,你完全可以在一边单份出售自己时间的同时,想办法让自己的时间出售多份,合理分配每天的时间即可。8个小时工作,无论如何腾出1个小时来写作(或者其他创作)。每月只要挤挤总能拿出一部分钱用来投资,比如买股票实际上就是购买别人的时间,然后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
处于这阶段的时候,最好是做一只快乐的兔子,与时间做朋友,让自己慢慢进化。经过一些时间的历练之后,使第二种商业模式占的比重更大。
当某一天你进化到第二种商业了,你可支配的资金也就更多。你在第三种商业模式中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比如拿投资举例,虽然是智慧>时间>本金,但如果想要更多的财富,本金的大小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处于第一种商业模式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很多智慧,那么等你更多处于第二种商业模式的时候就只需要让时间更长就行了(投对了企业,时间越长,增长越多)。
最终,少部分人进化到了第三种商业模式。如果你前面的积累都很ok,那么当你进入第三种商业模式的时候,就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了。
总结
今天讲了三种个人主要的商业模式,他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合理分配三种商业模式的比例,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好。至于每一种商业模式具体的应用,需要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实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