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格物班学习第43天

《寄邹谦之书》中,阳明先生说:圣学不能昌明,是大多数人没有学得“学”字的主旨,人们大都理解为,向外去学,学知识,学文字,学文意,学语言。学习本质,不是要我们出口成章,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成为显摆的工具人,在知识上面高人一等,也不是用来应付现在的应试考试,成为获取名利,地位的目的,这都是造成后世人心陷溺,禍乱不断的狭隘与偏见。而学习的本质是,向内求,以成圣成贤为志向,去除私欲,存养心中的天理,时刻走在致得良知的大道。即使是学习四书五经,读百家书,也都是为了时时刻刻致得良知。感叹现在的教育,学习目的完全背离了学习的本质与目的,只会在成圣成贤,良知的大道上越走越迷茫,越走越远。

良知是人人都有的。古之圣贤写的文章及书籍,无不是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生发的。他们所思,所讲,所做,所行的,无不是“良知”二字上下功夫。阳明先生说:如果想完全达至良知,即使是圣人也不能无憾。所以,良知二字是永远也说不尽的,学无止境,行以致远。所以,阳明先生回复乡吏:“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良知,是圆满广大无碍的,我们只要感受到阻碍,悲苦,怨憎,恼怒,那就要继续在良知本体上下功夫,找自己被哪些私欲所障碍,蒙蔽了?反思内省,自己是否做到了至诚,不惑,至明,至善?

感恩一切[爱心]一念生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