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三章识字与写字
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汉字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气质、审美理想等,那么我们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原理是什么呢?
1、认识常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才能保障顺利地进行阅读和写作,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
2、独立识字的能力。例如要掌握拼音笔画笔顺查字典。
3、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为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石,是中国文化的微缩系统,可以达到望文生义。
4、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汉字的认知与书写,对大脑两半球有刺激作用,尤其是右脑。
识字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1、认识和学会的不同,要求多认少写,多认为了尽快阅读,少写是为了以后能够写好写快,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2、儿童识字的心理规律。先将未经解释的视觉信息记录在视觉处理系统。再记录的信息编码。使其代表某些信息,最后是把编码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建立音形义的联系。通俗的说就是先看、再想、最后记。
3、汉字的构字特点。
4、多种方法识字和巩固识字。借助拼音认一认、去掉拼音认一认、打乱顺序认一认、回到课文认一认、换个地方认一认、做做游戏认一认、扩展阅读认一认、反复认达到一回生二回熟。
5、学生自主探究。
6、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除了课堂阅读之外,还要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的语言环境。看电视、玩电脑、名牌、标语、横幅、广告这些都是识字教材。生活识字,学生才能感受到识字的需要,体会识字的功用,享受到识字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