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阅读我非常敬仰的杨绛先生所写的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本朴实无华、幽默风趣而又充满人生智慧的书。
杨绛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奉献了大量的经典。她写这本书时是在2007年,当年她已是96岁高龄(杨绛先生2016年去世,享年105岁)。这一年距她丈夫钱钟书先生去世已有9年,距她唯一的孩子(女儿钱媛)去世已有10年。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后,她一个人住在家里,始终带着乐观开朗的心态去生活,去写作。
在这本书发表的4年前(2003年),92岁的她还出版了那本让无数人感到温馨、伤感又坚强、坚韧的散文集《我们仨》;
在这本书发表的五年后,(2011年,100岁),她又发表了《坐在人生边上》。相信里面的一段话打动了无数读者: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本书发表的八年后(2014年,103岁),她发表了中篇小说《洗澡之后》。
跟杨绛先生相比,今天很多五、六十岁甚至四十多岁都认为自己老了、不再继续学习和努力的人该有多么汗颜!
今天阅读了本书的自序、前言和前三章内容。书中文字的优美、豁达、随和、智慧和风趣幽默实在出乎我的意料,阅读此书绝对是一种非常非常的享受。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一个96岁的老人,一个这样的书名,内容应该是庄严肃穆的,结果却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
怪不得《文汇报.笔会》撰文赞美她有“种子的信仰”,柔弱,又坚韧,深自敛抑,且一生有少女相。
先生在前三章中分别谈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和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读后深受启发。
尤其“灵与肉的斗争与统一”一章的内容,让我理解了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与财富、地位、名誉都没有关系;理解了荀子的“性本恶”为什么存在缺陷;进一步理解了“自我”是带来所有欲念和情感的根源;知道了“小我”和“大我/超我”的分别;理解了灵与肉的矛盾和统一。
很喜欢先生在第三章最后的那段话:
孔子常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还要进一步说,患不自知也。
先生太有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