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建筑学历史之三
诸暨溪北明清建筑考察
这个五一,是我们全家“从古建筑学历史系列”的第三次活动。前几次分别考察了保国寺、宁波高桥,这一次,趁着五一小长假,驱车170公里来到了诸暨溪北村。
这个“从古建筑学历史”的家庭活动,最早是由老公发起的,他是建筑师,又对古建筑情有独钟。儿子,经过四年的熏陶,如今最喜欢的科目就是历史。但是之前都是从喜马拉雅上听故事,从书上看历史为主。这一次,才是真正的行中学,看中思。
古村
诸暨地处宁绍平原,从百度上看,蓝色的湖泊河流密集,典型的“江南水乡”。之所以选择溪北村,是因为那里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从百度上看,那里的古建筑不像宁波一栋一栋单体为主,而是像上海石库门建筑一样,方方正正非常大,里面生活的人家可以达到五六十家。
行至溪北村,果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江南小村,远处的山脉隐隐约约,近处的稻田洒落在角角落落。村口就是一座异常气派的祠堂,但是门口却挂上了“文化礼堂”的现代牌匾。走进礼堂,正中和两边的牌匾上分别挂着几块牌匾,上书村里捐赠人的姓名。捐赠五万以上可以独立成匾。而大多数都是千元左右。唯一相同之处,捐赠人无一例外都姓徐。据悉,徐家祖先因西汉王莽乱政被迫迁徙至此,从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祠堂内的摆设着实让人“扑哧一笑”,左边挂着一块白色幕帘,这显然是村里看露天电影的摆设嘛。而右边靠墙的则是一排的动感单车,后堂还孤独地“站立”着一台多功能健身器材。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取代了上百年来的书桌,私塾变成了健身房,让人不禁有些唏嘘。
新一堂
新一堂是该村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就坐落在村口,远远望去,高大的封火山墙像战士一样,百年来守卫着这座建筑。六道正门一字排开,每道门都有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门额上的题词更是寓意深刻,雕刻都不尽相同,真正体现了中国人重门面的传统思维。
从正中门进去的就是祠堂。祠堂依次分布门厅、大厅、座楼。祠堂新一堂牌匾下居然挂着大红喜字,或许前几天刚刚有新人在此举行婚礼。站在祠堂中间,看着两边的红色对联,让我想到了《白鹿原》的场景,也许在祠堂拜堂才算真正入了徐家门。
沿着祠堂两边的建筑都对称分布,从村民那里了解到,如果家族人员增加而慢慢扩建,但是大致的建筑风格,都与此前保持一致。我们随意穿梭其中,每户人家都有一口井,尽管已经接入自来水管,但是人们还是喜欢从井里打水洗衣做饭。儿子特别兴奋,拿起竹竿一次次地试着打水,村里的阿姨笑着说,城里的孩子没玩过吧!的确,城里的孩子已经体会不到夏天用井水冰西瓜的乐趣,用井水从头浇到尾的那种酸爽。
建筑特点
从古建筑学历史,当然还是要重点了解下建筑特点。老公又拿出考察必备武器——红外线测距仪,和儿子一起在祠堂干起了测绘。经父子俩测量,大厅面阔七间共24米,最高达9,6米,乖乖,一个祠堂得有三层楼高。
这个祠堂使用了两种建筑方式:抬梁式和穿斗式。抬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顶上有大梁,力量均有分散在下面的柱子上。这样可以减少柱子的使用,使得中间的空间更为宽敞。而穿斗式则是柱子均有分布,一根横目将柱子贯穿,就像扎篱笆一样坚固。
大处体现江南建筑特点,小处则要求精雕细琢。在继叙堂,无论是大梁、台柱、还是窗雕、门雕,都极具匠心。驻足仔细看看,柱子上雕刻的画面多为龙和麒麟,希望家族能出贵人。或者雕刻着瓶子(保平安),水果(年年丰收)、莲花(人丁兴旺)。门上雕刻的浅浮雕,更是精美绝伦,每一处都如一副中国山水画。
宗祠制度
宗祠建筑一般在整个民居建筑里,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地位显赫,气派非凡,庄严肃穆。旧时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
以宗族为基础聚集群落,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无论离家多久多远,这里永远是一个人的生命起点。尽管我是一个外乡人,但是坐在新一堂的矮凳上,闻着不知道哪家散发出来的饭菜香,看着牙牙学语的孩子们跨过高高的台阶跑进跑出,耳边乡音缭绕亲切自然,如同置身在还未拆迁的外婆家,是再也回不去的江南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