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学习教育文件。
今天学习2021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共同印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通知这一文件。
说到推广普通话,可能我们会觉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太大必要,或者不是重点地区。一是基本上男女老少大家的普通话都能张口就来,虽然是川普,椒盐普通话,但也还是很容易就听懂;二是我们四川话本来也属于北方方言,和国家推行的通用普通话差不多;三是我们这个地方的学校,基本上课堂上师生都使用的普通话,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普通话的基础是打得比较扎实的;四是推广普通话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也需要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等等。
通过学习本《实施方案》,让我对普通话推广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先,推广普通话,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兄弟姐妹血脉相连、心手相牵,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的疆土,共同书写了华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共同铸就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我们56个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如今,我们正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阔步向前,一定要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共同书写祖国未来美好的篇章。
中华民族应该有一个共同语言,那就是国家通用的普通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共同语言显然成了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共同语言文字就是各民族心心相印、守望相助、情感交流的心桥。而且,我们推行普通话和保护、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在同时进行,相得益彰。
其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当地政府乡村干部能力,有利于提高当地劳动力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更先进科学技术得到普及利用,有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所以,作为学校来说,特别是我们乡村学校,当仁不让的要承担起带头使用普通话,带头推广普通话的职责与使命。我觉得我们遵道学校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推进这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把推广普通话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纳入建设学校高质量办学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中。分管校长要牵头,教导处和学生处要各司其职,把推普任务细化在平时的工作和主题工作之中。
2、加强宣传引领。开展集中宣传和常态化宣传,既要对师生宣传又要对家长、社会宣传,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公众号、宣传橱窗、班级文化建设、推普活动等进行宣传,把宣传工作落实给学校宣传中心,并进行考核。学校各处、办公室要张贴相应推普标语。
3、加强课堂落实。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上课必须说普通话,学生也必须用普通话。对教师要进行课堂常规培训,进行普通话推广意义培训,将普通话严格纳入教师课堂评价内容,纳入教导处平时巡课内容。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开展教师普通话竞赛等活动。
4、加强活动开展。教师方面,把普通话、三笔字结合起来推进,以提升教师基本技能、素质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竞赛活动。学生方面,一方面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普通活动,一方面要将推普活动纳入所有活动之中,同时开展校内推普专题活动,通过读、写、唱、演等推广普通话。
5、加强考核保障。学校应该想办法制定推广制度,有一定资金用于推普宣传、推普活动开展和推普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