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沙俱下的当下生活久了,总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
2019年6月,适逢高考结束,难得赋闲在家,追追剧,游游泳,生活也到自得其乐。
忽一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高考结束后,地理老师兼班主任兰会云老师冒着断送职业生涯的危险,带着班上11名男生从山西朔州出发一路北上,历经20天抵达上海,总行程1800多公里。采访中兰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他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善意总能得到回馈”。
于是,每当夜深人静,辗转反侧之时,心底总盘算着找个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那种渴望的感觉像极了儿童时代,对一颗水果糖魂牵梦萦的牵绊。
生活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转眼就到了2020年元月。曾经的梦想,在岸牍劳形、披星戴月的现实生活中,撞击得粉身碎骨。
某日饭后和尘满客袍到白塔湖散步,他突然说:“如果你们过年前去骑洱海,我跟你们一起去。”
我说:“好的,就不知道老婆大人会不会同意我去,我尽量争取。”
“其实,我也不知道媳妇会不会同意,也是要回去商量了才能定。”
看来男人的无奈大多是一样的。
经此一搅,心底不禁浪花翻滚。心痒难耐之际,骚扰了一下“祥叔叔”。
“祥叔叔,计划一下,春节前骑趟大理,怎么样?”对祥叔叔说话,我一向直来直去。
“好啊,什么时候出发提前告诉我就行了。”一如既往的干脆。
“好的,我们17号考试结束,18号开会。早一点可能18号会后出发,也可能19号才能出发。”
“没事,我等你们,人多才能骑得更远。”还是那么暖心。
祥叔其人,“暖心,细心,热心”三心具备。好运动,有酒量,善编辑小文,一手行楷潇洒惬意,更是令人佩服。
此等赏心乐事怎能少了小我一轮的“听海”小兄弟呢?
听海其人,刚入职,90后青春阳光大男孩。喜欢民间文化,闲睱时总爱骑着车四处走走。记性奇好,饱读诗书,方位感特别强,跟着他走,我特放心,因为我是路肓。
我刚问他,他就秒回复“骑行洱海一直是我的梦想,我早就想去了!时间定好了,叫我就行”。
果然是臭味相投啊。
“你约约布哥看看,他能不能去,他要是能去就好了。”
“好的,没问题,要是没有特殊事情,布哥肯定会去的。”
布哥其人,年近花甲,精神矍铄。酷爱户外骑行,大酒量,健谈,善书法。我常跟布哥说“你是我的偶像,如果以后我退休了,还能像你一样的骑行昙华,环骑洱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每当这时,布哥总是爽朗的笑笑,“你们肯定没有问题的,因为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没有开始骑行的。”
一周地狱式的生活缓缓拉开序幕,期待的洱海骑行近在咫尺。
临行前,尘满客袍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布哥要带家人去大理女儿家过年,在大理等我们。于是,收好行囊,1月18日,我,祥叔,听海一路向西出发了。
第一站大姚————米甸,总行程约93.6公里。
有两大特别感受:特能吃,每顿饭听海我俩总要吃5碗,相互戏称饭桶,而祥叔每顿只吃2碗,还笑称自己吸收好,不需要吃那么多;风特别大,恰好我们又逆行,漫漫长路,与风搏斗,真是乐在其中。
到达米甸时,正是黄昏时分。远方山峦沉浸在一片金辉之中,田野蜿蜒起伏,静静的卧在城镇边缘。街上很少有行人在走动,流淌的云彩慢慢消失在天际,异乡的黄昏真美啊!于是写下了《仁头关的风》:
好像比别处猛烈些,打在身上
似快刀一闪而过。枯草应声萧瑟
野花刚好高过麦苗。山谷之中
炊烟宣读着沉默的村庄:小干田,小哨
插朗哨,之地么……好像趁着烈风
它们偷偷的拥抱了一下,又恢复原样
流水不腐,一路东下。没有什么
比逆风而行更令人窒息
小小的身影,长长的公路
美美的黄昏。此际,天地间
白云拥塞山前,满怀期待
第二站:米甸———下关,总行程104.8公里。听说路况还好,就是有个红岩大坡让人骑到怀疑人生。
瞬间想到随意阳光说的一句话,“男人嘛,有些路注定是你要一个人走完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此大坡,遇上了又怎能不挑战呢?
在坡脚,我们充分准备了补给,水带够,零食塞到口袋装不下为止。饶是如此,红岩坡还是令我们刻骨铭心。
到不是说红岩坡有多徒,也不是红岩坡有多长,难就难在经过一天半的骑行,我们的体力消耗大半,屁股如坐针毡,每一段小坡都是对身体和心灵的极度挑战。
当我们最终骑到红岩坡坡顶,俯视整个红岩镇时,顿时豁然开朗,一切受的罪都值得了。于是,写下了《红岩坡》:
说是拦路虎,一点也不为过
十多公里的连续上坡,心气
早已荡然无存。像凋谢的花朵
一边留恋着枝头,一边又被无情踩碎
站在观景台上,极力远眺
阡陌纵横的红岩镇,直扑远方
祖国河山多美啊。站立或坐下
慢慢消耗时光,盛大的苍茫
任凭风儿嘲弄。当我骑过红岩坡
不再与自己较劲,忽然发现
天地越来越辽阔,那些历经劫难的人
破土而出,荡向青色的山峦
第三站:环游洱海一圈,总行程120公里。
早早的,我们就冲向了洱海边,去聆听大海的咆哮。路上偶尔遇到几个跑步的人,一群不怕人的水鸭子,在岸边的草丛里尽情的捉鱼。
经过几年的治理,洱海的水变清了,临海的旅店也搬得远远的。鼻子这么轻轻一嗅就能嗅到水的清香味,这是未污染的水特有的味道。
远远望去,水光接天,沙鸥翔集,锦粼游泳,仿佛梦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苍山十九峰,滚滚洱海水,怎不令人心旷神怡,神游万里。
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做的,也只能是面对浩瀚的海面“啊……啊……啊……”的狂叫几声,“啪啪啪”的照下几张放浪形骸的照片。
人生难得几回狂,再不疯狂就老了。洱海依然潮起潮落,依然以一种古老的姿态,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我们来了,也该走了。其实,很多时候人的一生总是在忙于路上的你追我赶,过着“我羡慕你,你羡慕我”的生活,而对于身周触手可及的幸福总是视而不见。
是时候了,背上行囊,在合适的时候出发,让自己的心灵孤独的走上一程,就一程。
最后以《洱海不枯》作结,感谢一路骑行的“布哥”“祥叔”“听海”,期待未来我们再去骑更远的地方。
风没有说话,我们也没有说话
跳广场舞的大妈调了调音响的音量
洱海律动起来,怒涛卷霜雪
海鸥站在涛顶之上,昂首阔步的奔向我们
此刻,多想摸一摸它光滑洁白的羽毛
感受它沉醉美景的心跳。或者
索性变成它的脚掌,用心感受四季的冷暖
当一场相逢魂牵梦绕,当一场约定顺利抵达
人生亦如同浪花啊,一次次咬牙切齿的
砸向岸边的礁石,一次次粉身碎骨
又一次次重头再来。洱海不枯
众鸟飞翔,像一片盛大的云。我们都必须
在生命里学会孤独,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