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被说烂的话:我听过无数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为什么?
脱不花在《好好学习》一说的序里说: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动。
是的,比如我们很多人学时间管理,买了很多的书回来看了,看的时候,深刻的感受到书中言之有物,然而合上书之后,就把知识抛之脑后了。如水过鸭子背,杳然无痕。
又比如我们有的人学习习惯管理,看到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好的习惯而每日自省,心想这人真是牛逼,但却仅此而已,自己并不去践行。
成甲举了一个例子,形象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一段文字,如果不去阅读,那就只是一些数据;如果去进行了阅读,那就成为了信息;但只有你运用这个信息去改变自己的行动,这才成为了知识——好比你参加了某个企业管理的培训,回来后依旧用老一套管理下属,这能叫学到知识了么?
很多人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对这个知识或老师,并不信任。
《超级记忆》一书中,认为人接受新的知识会经历四座山:排斥山、怀疑山、尝试山、本能山。
比如我们有的人读了《晨间日记的奇迹》一书,他真的相信每天写晨间日记,能那么大程度的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吗?
不,其实他不信的。
这就是排斥山,他不相信,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验证这些道理是否可行。
而有些人的境界是在怀疑山上。比如他有些认识的朋友,通过践行这些方法达到很高的成就,那么他会半信半疑地觉得这些道理是真的有用的——但只是对别人有用,但自己累死累活也达不到这个境界。
很多人看书,学习,其实就停留在这两个境界上,做得都是无用功,多努力,也只是陷入了老鼠赛道的怪圈。
2
想要让知识内化成能力,进而改变我们的一生,至少要进入第三个境界,也就是尝试山——你试都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但是,不能机械的照搬。
成甲老师最初接触到《顾准日记》,觉得书中方法很不错,于是也开始每天写日记——都是流水账,没什么用,于是,他产生了动摇。
注意,关键点来了,平常人动摇后,都是直接放弃——写什么日记啊,浪费老子时间——而成甲不是,他假设:反思日记是一定有用的,是自己的方法不对。
通过这个假设,他改变了自己记日记的方式,开始在事件中加入当时的情绪,思考为什么这件事,我会做出这样的反应,下次如果遇到相似的事,我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不是来自年龄、经验。年龄大,未必见识多(乡下务农的老人);经验足,却未必正确(人看事情,往往只看到自己了解的领域,所谓拿锤子的人,看所有问题都是钉子)。
真正的差距,来自于对生活和经验的反思。东方有句古老的话充分说明了这个观点:吾日三省吾身。
总结一下,想要活出高度,我们要“知行合一”,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完成比完美重要。先去做,去践行,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反思得失,这样,必能收获一个越来越优秀的自己。
点赞是最好的喜欢,关注是最大的支持。亲爱的朋友,我需要你,我也等你。
如无特殊情况,每日更新,欢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