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绍年幼时,其父晋元帝闲坐,将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长安使者来,因此问司马绍说:“你说太阳与长安哪个远?”
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晋元帝觉得神奇。
第二天,群臣宴会时又问他这个问题,回答说:“太阳近,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
晋元帝脸色一变说:“怎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
司马绍回答:“昨天长安来使者,我怕父亲因我们失去中原故国而悲伤故而说长安近。今天群臣都在,正是需要激发大家斗志,奋发图强,以期恢复中原,所以我说太阳近长安远。”由此晋元帝更觉得他是个奇童。
请输入图片描述
马云:我思考最多的是毛泽东思想
在阿里最艰难的时期,马云就推行过三种“毛泽东式”的管理运动:以“延安整风运动”来统一价值观、统一理想,以“抗日军政大学”来培训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以“南泥湾开荒”培养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应有的观念、方法和技巧。在人力资源体系中,直接照搬红军的“政委”系统,原则是:“把支部建在连队上”。
史玉柱:我背的最多的是《毛泽东选集》
史玉柱特别关注毛泽东1949年之前在军事、战略等方面的谋略,对于之前的失败,史玉柱的反思是:“关于毛泽东的著作呀,我觉得我过去是没有读好,过去确实不自觉地学了些他的东西。我觉得学的都是形式上的东西。过去有的地方做的确实是形式上的。现在,我觉得不应该学习他形式上的东西,因为毕竟环境不一样,对象不一样。不能学形式上的东西。应该学他思想上的东西。我们现在在做管理的时候,国外那套管理不能拿过来用,那套制度过来是不合适的。”
任正非:华为的红旗不能倒
1995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任正非在市场部整训大会上发表了《目前的形式与我们的任务》,题目与毛泽东在1947年发表的文章完全相同。1998年,任正非写了一篇《华为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人们很自然地将此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那篇著名文章联系到一起。同年,在华为举行的“产品研发反幼稚大会”上,任正非以《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为题发表讲话,用毛泽东50年代访问苏联对中国留学生所讲的这句名言,鼓励华为的年轻研发人员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华为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发展壮大,成为与国际巨头比肩的企业。一名跟随任正非多年的老员工介绍,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一有闲工夫,他就琢磨毛泽东的兵法怎样成为华为的战略。而此前,任正非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标兵”。
请输入图片描述
雷军:游击战是小企业的竞争法宝
雷军同样推崇毛泽东思想,他表示自己是《毛泽东选集》的读者。在金山创业期间,雷军活学活用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术,从小处入手,推出一连串跨越各个领域的产品。
宗庆后:《毛泽东选集》我读了30年
在绍兴下乡劳作的15年间,宗庆后唯一的读物就是《毛泽东选集》,后来创业的时候才发现,毛泽东的一些思想还真能用到自己的管理上。他的“农村包围城市”、“避实就虚”等战略,对我谋划和管理企业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毛泽东对史籍的爱好,贯穿于他的一生。
读得最多的、批注最多的历史书籍是《二十四史》。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有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整整读了24年。
1976年9月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11次之多,共计2小时50分钟。毛泽东读过多遍的这部《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南史》等分册就一直放在他的身边,这部书一直陪伴着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2008过去十年了,在我的记忆中1997和2008都是浓墨重彩的大事年,时代的巨变和突然的灾难最终会映射到个人平凡的生活中。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失去让人学会珍惜,得到让人变得贪婪,爱让人学会了恨,恨教会了人原谅。因为被改变的永远改变,被剥夺的永远剥夺,人类最大的能力就是接受的能力,所谓的大历史,大事情最终都会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