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知道朋友是个什么定义,或者说是否需要有定义。
从小身边都有不少伙伴,在人际交往方面我就像滩水,伏在地面上什么都能落进去。小学和初中时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当时的自己也喜欢去不断认识新的人,感觉朋友遍天下的感觉真是棒。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就告诉我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走,当时我是很不认同这种说法的,认为朋友相识当是兴趣使然,是一种缘分,而非刻意。我秉持着这样的交友理念去度过不怎么懂事的时光,虽然很好,很快乐,但是。
我记得初三的时候,变化毫无预兆,也没有理由,不去和除了那两人的所有人交往,每天沉默的坐在乒乓球案上看天,我的思想比较早熟,当时和现在其实已经不差多少了,但如同现在一样,我依旧不知道这种转变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这算什么。朋友们没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幸好他们也没问,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那时我可能对我的一些朋友感到失望,不可理喻,和无所谓。
很多东西都是宁缺毋滥的。
高中的时候决定不去认识那么多人,安安静静待在一个小圈子里。我和舍友以及同桌们都搞好关系,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可笑的却是,我最终没有在他们的任何一个圈子里。一个人就算与再多人相识相遇相知,但他心中总会有几个人是他的归宿与倾诉,然后,和我没有关系了。后来我自己发现我在无意识的疏远着他们,拒绝倾诉,也拒绝分享心事与秘密。我不知道,是不是做朋友就必须要彼此坦诚内心以博取信任,这让我很想不通。现在在大学,连个一起出去吃饭的人也没有了,我一天只吃一顿饭,有课去上课,没课就呆在宿舍,一个人上网,我知道是自己有问题,但是我的朋友呢,“朋友”这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又应该是谁呢。
这两年交往的人,二次与三次参半,现实生活中说得上话的人着实太少,还不如网友。这样的坏处就是,缺乏充分交流和共同理解的两类人,难以在心情和情感上真正实现共鸣。就比如,我心情不好时,习惯性的写出来而不是说给某人听,而当我把我写的文字发出去时,就会有人来评论说些自认为乐观积极向上的话,或者是就着我的发泄物开一些毫无营养的玩笑。我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我认为,我把我的心情写下来发出来让人们能看到,是希望我的朋友可以借此理解我的心情,为了让我们彼此能不是过于生分,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
于我而言,万事都应当在某个界上有一个平衡,就像我在近乎强迫式的听着抱怨不满的垃圾话时,我的心情都是就算不理解不认同也要尊重,而当我表达我的不满时,我的心情却要遭到“践踏”,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极大的不平衡。我不懂得拒绝,特别是有人满腔热泪满心委屈地向我抱怨时,我不知道我这样,朋友做好了,算朋友吗,够朋友吗。有时候我还真的挺委屈的。以前习惯忍耐了,现在脾气越来越管不住,偶尔一发脾气就得有人来给我说,你变了,你最近太暴躁了,你这样不好。我不好,别看着我呀,都怪谁啊。
说真的我可能其实一点都不会交朋友,真的。现在真的觉得,烦透了,烦透了。还是一个人的好。